小燁母親指控,小燁因小傷住院,想不到後續竟被告知需要開刀,術後消化系統器官更無故被切除。翻攝自微博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潰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據中國媒體《紅星新聞》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學校下課時間和同學玩耍,被撞到後感覺腹痛不止,於是母親岳女士趕緊將他送往成武縣人民醫院,醫師初步判斷是「腹部血塊」,建議住院觀察;進一步做加強CT後卻告知母親發現「佔位性病變」,需立即進行腹腔鏡手術。
根據院方後續公布的診療紀錄,院方當天中午12時40分將小燁推進手術室後,情況就開始不斷惡化,先是疑似腫瘤破裂出血,接著又判定為「胰臟實性假乳頭狀腫瘤」,手術也從微創改為開腹手術,歷經多名醫師會診和多次家屬簽署同意書,最終整場手術耗時14小時,共進行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與腸段切除等多項高風險手術,終於在凌晨2點半結束,小燁的消化系統幾乎被完全切除。
術後小燁無法正常飲食,需靠營養液維生。取自微博
岳女士回憶,當晚是她「一生中最漫長的等待」,醫生當時一次次跑出來要她簽字,說孩子大出血、要開腹、要切除器官,總共簽了4次,結果手術後小燁再也無法進食,只能靠營養液維持生命,長期下來導致膽紅素上升、體重驟降。母親心疼表示「孩子現在不願講話,每天都在病床上過日子,像是在醫院續命。」
岳女士質疑,成武縣人民醫院的診療過程有問題,明明沒有能力和技術進行這樣的手術,卻仍執意進行,導致孩子出現不可逆的創傷。由第三方機構所出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也支持此一觀點,指出院方疏失包括在腹腔探查術的選擇上有瑕疵、術前準備不充分、未能預見風險等,且對手術風險和替代療法的告知不充分。
成武縣衛生健康局也於2025年9月28日發出書面答覆,指出院方存在未於24小時內完成病歷、手術知情同意書記載不全面,以及簽署不規範、術前會診不夠規範等問題,並表示已立案,後續將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理。
術後至今兩年以來,小燁家人帶著他輾轉南京、杭州、濟南等地求醫,被告知需多器官移植,但配型極難,且即使成功也得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儘管今年7月法院判決院方需賠償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8萬元),但對於小燁後續治療費用仍是杯水車薪。岳女士表示,她希望能查看手術錄影與監視器畫面,「我們只想知道真相,還孩子一個公道。」
該篇報導指出,《紅星新聞》曾於10月29日致電成武縣人民醫院,不過院方當時表示「會在核實記者身份後回覆」,但截至發稿尚未有進一步回應。
住院中的小燁。取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