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動保處表示,已完成訪視和移動管制,目前沒有出現新的異常化製通知。圖為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的台中梧棲區養豬場。讀者提供
針對台中梧棲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陽性案例,農業部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今日(23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進展,台中市動保處副處長姜淑芬表示,目前台中市已完成移動管制及訪視,後續會配合環境部政策,不再將病死豬送外縣市化製。至於檢出非洲豬瘟養豬廠恐有肉品流入市面,環境部台中分署則強調,豬隻到肉品市場拍賣前及送往屠宰場屠宰後,均會經過獸醫檢驗,不會有異常豬流入市場的問題。
姜淑芬說明,目前台中市有19區設有養豬廠、總計168廠,台中市昨日已成立應變中心,並指示各公所獸醫及養豬業協力機關全面完成清廠,並以廚餘養豬戶、案例廠關聯戶等高風險養豬廠優先,加強生物安全防治措施並嚴格管制人員。至於病死豬將配合農業部政策,由烏日焚化廠的2部生物處理機和焚化爐處理,不送外縣市化製。
姜淑芬表示,目前養豬場已無異常化製通知,案例廠及關聯廠也已於昨日全數完成移動管制及訪視,都沒有異常通報,台中市會持續主動進行調查,包括廠內豬隻健康狀況、豬隻及飼料來源、病死豬流向,以及廠內配置空間和加強防疫的措施。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則指出,全國每年廚餘總量約有77.2萬公噸,其中有48.3萬公噸用來養豬,其餘則用作堆肥、生質能,或由黑水虻等設施處理,現有設施每日共可處理1,620噸、家戶廚餘每日則有1,384噸,不過由於目前禁止使用廚餘養豬,若再加上原本全數用於養豬的事業廚餘,每日將多出731公噸廚餘,再利用設施量能就會出現不足。
林左祥表示,目前廚餘處理將優先採肥料化、能源化再利用,並輔以焚化或掩埋等方式妥善處理,環境部也已請各縣市加強廚餘源頭減量宣導,希望大家「吃多少煮多少、點多少」,環境部也會協助招標、委託清運業者協助清運廚餘,並開放合法運輸業主協助清運。
針對檢出非洲豬瘟的養豬場10月13日仍有出貨28頭豬至大安肉品市場,恐流入市面,台中分署強調,豬隻送去肉品市場拍賣前都會經過檢查,拍賣完送至合法屠宰場屠宰後,會再由屠宰獸醫檢查一次,不會有異常豬隻流入市面。
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則強調,目前除了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的養豬廠外,全國其他地方目前疫調都未測到;至於病毒株可能來源,以及外傳核酸序列和越南重組病毒株相似,仍需等待獸醫所調查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