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說明,長榮猝逝空服員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示意圖。取自Pexels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9月底抱病執勤飛米蘭,身體愈發嚴重不適,最終病逝醫院,令人惋惜,由於在爆料對話截圖中,她曾說醫師懷疑是「史迪爾氏症候群」,不少人對此罕病感到好奇與擔憂。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綜合該空服員病徵判斷,「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因為最終沒有獲得證實,且有許多病最終會走到器官衰竭。
林氏璧14日於臉書「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提到長榮空服員猝逝消息,他表示,從新聞上看到「史迪爾氏症」這個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感到很意外,但根據空服員發病歷程、出現的病癥,他直言,「我判斷長榮空服員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這個病只是醫生一開始懷疑的眾多可能鑑別診斷之一,後來也沒有獲得證實,至少目前沒有任何人出來證實。」
林氏璧解析,從目前流出的對話截圖可以得知孫姓空服員在逝世前1個月已經開始吃抗生素,從9月25日到10月10日的病程可發現,她有發燒,被機場醫護轉診到林口長庚風濕科,當時醫師判斷可能是史迪爾氏症的類風濕免疫疾病,但確切結果得等到下禮拜抽血、X光報告出爐才知道。
這段時間,空服員住進長庚,繼續做檢查,但仍找不出原因,「免疫方面的疾病,也可能是感染,」最後其姊代為說明,她已昏迷好幾天,很多器官嚴重受損,尤其神經系統。
林氏璧說明,為何長庚醫師推斷可能是史迪爾氏症?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史迪爾氏症極為罕見,盛行率約百萬分之二,無特定之實驗室診斷方法,診斷需依賴臨床、實驗室檢查、病程與治療反應綜合判斷,須符合一定的診斷條件,也要排除表現相近之其他疾病,包括感染,腫瘤,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他強調,「要確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氏璧表示,史迪爾氏症如果控制不好轉成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就是所謂的免疫風暴的時候當然有可能這樣表現沒錯,而孫姓空服員很不幸走到多重器官衰竭,但這是很多疾病最後的共同表現,換句話說,「這有太多可能了,」史迪爾氏症只是可能之一。
另外,對於部分新聞採訪風濕免疫科醫師,在文中提到「史迪爾氏症死亡率達3成」一事,林氏璧澄清,新聞理解是錯誤的。
林氏璧還原說,受訪醫師提到,「如控制不慎出現併發症,死亡率可達一至三成」,這意思並不是史迪爾氏症整體的死亡率3成。他解析,一般這個病會不斷發燒,對抗生素沒什麼反應,很多病患可能會燒幾個月反反覆覆都沒辦法有個診斷,完全找不到原因,但用了包括類固醇等等免疫抑制藥物後就逐漸改善,「如果控制好的病患,整體預後還算是可以的。」
林氏璧解釋,感染科臨床上有一個疑難雜症叫做「不明原因發燒」(或作不明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縮寫為FUO),即使做盡了各種檢查,都不一定有答案,對病人、家屬還有醫師都是非常艱難的考驗。
最後,他也誠懇呼籲,每個人的病情是病人隱私,不管醫院後來有沒有確定查清楚,眾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答案,希望大家不要對這個這幾天新聞忽然狂報的疾病有所誤解,也不要被過度渲染的字眼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