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黃男肺癌篩檢正常,隔年卻檢查出罹患小細胞肺癌末期。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台中一名63歲黃姓男子每天都要抽兩包菸,菸齡長達40年之久,日前他接受國健署提供的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篩檢,檢查結果正常,但短短1年4個月後,竟發現左上肺長出5.5公分大的腫瘤,烏日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胸腔內科許人文醫師診斷為「小細胞肺癌」末期,不治療的話存活期僅剩3個月,但在化療、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後成功擊退「癌王」,黃男趕緊戒菸,遠離肺癌威脅。
黃男回憶的支罹癌當下心境,只覺得自己一年多前檢查過都沒事,驚呼「怎麼這麼快就惡化為末期?」
對此,許人文醫師說明,其實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上並不算少見,小細胞肺癌基本上是吸菸者專屬的癌症,90%以上都跟吸菸相關,特性是生長速度超快,可說是「一暝大一吋」。而黃男有長期抽菸的習慣,且合併慢性咳嗽與胸悶等症狀,就算檢查正常仍得定期透過胸部X光檢查追蹤。
許人文醫師指出,黃男1年4個月後發現左側肺門陰影變大,疑似為腫瘤病灶,經進一步進行全身正子斷層掃描,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兩側縱膈腔與左側頸部淋巴結,並侵犯到心包膜,且左側惡性肋膜積水,確定癌症期別為第四期末期。
許人文醫師表示,透過申請健保署最新核准的免疫加化療事審用藥,經過1年2個月的化療,加上5週的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黃男順利擊退癌王,體重瘦了15公斤。重獲新生的黃男決定戒菸,「不敢再抽菸了」。
黃男小細胞肺癌治療前後對比。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許人文醫師呼籲,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增生快速,惡化速度也快,比其他肺癌(如肺腺癌)快上數倍,常被稱為「肺癌中的惡霸」,它也很容易轉移,經常診斷出來就已轉移至腦部、肝臟、骨頭等遠處器官。
許人文醫師提醒,國健署提供高風險族群(包括重度吸菸者)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服務,可協助早期發現肺癌並降低死亡率,但無法預防肺癌的發生。他強調,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仍是戒菸,癮君子應及早戒菸、定期檢查,切勿心存僥倖,才能遠離肺癌威脅。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