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醫美外科診所。取自Google
台北市再傳醫美手術死亡憾事!一名男子於9月17日在中山區安和美外科診所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後不幸身亡,檢調已介入偵辦。涉案醫師丁斌煌並非首次捲入爭議,過去曾因醫療事故遭起訴,如今改名換診所執業再添命案,引發社會譁然。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18)日表示,因近期醫美相關死亡和傷害案件較多,而現在沒有法令規定醫療機構要揭露舊名,後續將檢討法規及事故預防機制。
台北市一名男子於9月17日前往中山區安和美外科診所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後不幸身亡,目前檢調已介入調查。外界關注的是,執刀醫師丁斌煌並非首次涉及醫療爭議,過去曾因醫療事故被依業務過失致死罪起訴定讞,卻仍能以改名、換診所的方式持續執業。
林靜儀今表示,後續懲處將視台北市衛生局調查結果,召開醫審會處理,後續如有相關違背法令再做裁處。她也說,近年醫美相關死亡與傷害案件較多,未來將檢討法規並研議事故預防機制,同時提醒民眾尋求醫美手術,務必選擇通過認證的醫療院所,可到醫策會網站搜尋通過認證的機構。
丁斌煌過去多次捲入醫美糾紛,卻能透過兩度改名、轉換多家診所繼續執業。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安和美外科診所迄今已有7次稽查違規紀錄,但從未被勒令停業。民眾也難以透過現有系統查詢醫師過往爭議紀錄,權益如何保障備受關注。林靜儀則回應,需視法源依據,因為姓名變更屬內政部法規,目前沒有相關法規規定換名字後,要在醫療機構上要揭露過去的名字。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美容醫學醫療爭議案件統計數據,在2024年醫預法施行前,2020至2023年醫療爭議調解(處)總案件數依序為591件、555件、613件和689件,美容醫學案件數則依序為37件、43件、50件和45件;2024年則有838件調解案件,43為美容醫學相關。
「美容醫學」是指,由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的醫療行為,而輔以治療疾病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