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李政龍攝
臺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今(22)日與中信育樂合作,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生命續行,希望開球」兒童器官移植術後同樂會,邀請接受心、肺、肝、腎移植的兒童病患及其家屬,以及醫療團隊共約60人參與。院長余忠仁表示,棒球作為國球,象徵著不斷對抗與爭取勝利的精神,就如同移植病童在與病魔抗衡、追求健康過程中的生命意志力。
余忠仁指出,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術後必須長期服用抗排斥藥,並經歷艱辛的復健與恢復過程,對成年人已屬挑戰,對年幼的病童更不容易,因為許多人自出生起便因嚴重先天疾病必須接受移植,像是、膽道閉鎖不全、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或肺部發育不全等原因。他強調,適合兒童的器官來源稀少,多仰賴父母部分捐贈,例如部分肝臟或肺臟,至於心臟則必須完整移植。受贈者與家屬對捐贈者始終懷抱深切感恩。
他並指出,隨著兒童成長,移植器官未必能完全配合身體發育,有些病童還需要再次接受移植,這樣的歷程猶如一場持續奮戰的比賽,需要毅力與勇氣,就像棒球比賽一樣,過程中要努力對抗,一定要爭取勝利,盼帶著孩子觀賽,能激發他們的生命意志力。
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補充,目前臺大醫院累計心臟移植病童77位,最小年齡僅1個月大;肝臟移植病童則約120位,最小為3個月。他分享,一名9歲接受心臟移植的病童至今已存活30年,肝臟部分則是,最小移植患者是3個月大,存活最久者則是在1歲左右移植,至今存活27年,也表示小朋友器官移植成效佳,術後規則服藥即可,存活率及生活品質均優於成人,且家長照護更周全
然而,兒童器官來源仍極其稀缺。陳益祥指出,希望器官捐贈能夠更加普及。由於台灣人口較小,東方人在器官捐贈上的意願也相對低於西方國家,兒童器官來源更是稀少。統計顯示,每年20歲以下的捐贈者大約只有5位,多數器官捐贈都是由成人捐贈,盼更多家長同意,也解釋因為台灣在制度下,每個孩子都是家人的心肝寶貝,但我們也期盼社會能更積極推廣器官捐贈,讓等待中的病患有機會延續生命,並讓這份愛心持續傳承下去。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辜仲諒董事長表示:「每一位器官移植成功的病童,都是生命奇蹟的延續,但他們更需要社會持續的關心與鼓勵。」因此,中信兄弟提供場地及活動資源,透過運動激發正能量,幫助孩子們從艱難的治療歷程中重拾自信與笑容。他強調:「希望藉由企業的力量,號召更多社會資源投入病童心理照護與長期關懷,一起實踐愛與希望同行的信念。」
中信育樂董事長陳國恩則表示,中國信託長期致力回饋社會,聚焦深耕慈善、反毒、體育、教育、藝文五大公益主軸。此次活動別具意義,除了讓病患與家屬放鬆心情,以及慰勞辛苦的醫護同仁外,也希望中信兄弟不畏挑戰、持續進化的決心能鼓勵病患積極向前。
在台大醫院接受器官移植術後的兒童與家屬今(22)晚齊聚台北大巨蛋,一起參加「生命續行,希望開球」兒童器官移植術後同樂會。李政龍攝
在台大醫院接受器官移植術後的兒童與家屬今(22)晚齊聚台北大巨蛋,一起參加「生命續行,希望開球」兒童器官移植術後同樂會。李政龍攝
在台大醫院接受器官移植術後的兒童與家屬今(22)晚齊聚台北大巨蛋,一起參加「生命續行,希望開球」兒童器官移植術後同樂會。李政龍攝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李政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