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許多癌症患者可能都有過「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不過,醫師指出,最新研究發現,低醣也可能逼著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求生,因此,患者飲食不是不能低醣,而是要有配套,蛋白質等要足夠等才能支擋起免疫系統。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癌症病人想要「吃低醣,飯少吃,甜的都戒了」,來餓死癌細胞,並不是全錯,因為在低醣環境、缺乏葡萄糖,是能夠限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
但是癌細胞也是活著的生命體,遇到艱困會啟動求生意志,張家銘指出,根據一篇發表於今年(2025)《Cell》的
研究,癌細胞會因內質網壓力,活化HRD1蛋白,將TRAIL蛋白包進外泌體裡,悄悄送往肺部。
這些外泌體會改變肺部的免疫環境,讓巨噬細胞變成對癌細胞更友善的樣貌(PVR+巨噬細胞),並讓原本應該對抗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漸漸疲累、失去戰力,使得癌細胞容易把肺當成下一個落腳點,造成轉移。
研究還發現,血液中的外泌體TRAIL濃度,未來很可能成為術後是否容易肺轉移的關鍵預測指標。TRAIL愈高,肺轉移風險愈高,甚至比甲胎蛋白(AFP)或腫瘤大小更早一步預警。
而TIGIT是一條讓免疫細胞「踩剎車」的訊號通路,當它被啟動時,本該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會疲憊、沒力,研究也發現,透過藥物阻斷TIGIT訊號通路,能重新喚醒免疫細胞的戰力。
張家銘說,因此若想透過飲食幫助抗癌,不是「不能低醣」,而是「不要只靠低醣」,蛋白質要夠,好的油脂、好的纖維不能少。規律運動、睡眠充足、情緒穩定,才是支撐免疫系統每天保持戰力的關鍵。
張家銘強調,真正的抗癌,不是讓自己活得痛苦,而是讓自己活得穩健、有底氣,讓免疫力穩如磐石,癌細胞自然沒有可趁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