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出,某些惡夢可能與身體健康有關,不可輕忽。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雖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有做惡夢的經驗,有些惡夢可能是白天精神壓力導致,但有些惡夢可能和健康有關,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分享,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夢境內容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黃軒表示,以往我們可能認為惡夢只是壓力或焦慮的表現,但科學研究揭示了更深層的關聯。他提到3種特定惡夢,可能是身體求救訊號,除了普遍的健康風險,特定內容的惡夢也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線索。
1、溺水/窒息:如果民眾在睡夢中經常出現溺水、窒息的噩夢,並且伴隨著斷斷續續的鼾聲、反覆出現的呼吸暫停,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務必及時就醫檢查。這不僅會影響睡眠品質,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等嚴重健康問題。
2、夢到被追趕,想跑卻跑不動:若是在夢中被人或動物瘋狂追趕,拼命想逃跑,雙腿卻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怎麼也跑不動,惡夢中驚醒後,還伴隨心慌、出汗等症狀,這可能意味著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當心臟泵血能力減弱,尤其是在夜間進入睡眠後,心臟工作強度下降,會明顯影響到大腦供血。大腦缺氧或供血不足時,就容易產生與體力相關的惡夢,警示心臟可能出了問題。
3、夢到身上某個器官被拍打或刺痛:如果夢到身體某個部位被重重拍打,或是被尖銳的物體刺中,甚至發生了意外,醒來時還會感覺該處隱隱作痛,這可能是該器官存在潛在病變的信號。在臨床上,一些腫瘤、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就常常會夢到頭部被敲打,這種夢境可能是身體的預警系統,當某個器官出現問題,就會以夢境的方式反映出來。
黃軒指出,頻繁做惡夢,可以改善生活習慣,例如避免觀看恐怖電影、積極處理焦慮等心理疾病。下次從惡夢中驚醒時,可以傾聽一下自己的身體,並在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