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院編健保基金預算占比不到5% 5大醫界團體聯合聲明喊:不夠!

    2025-05-20 12:22 / 作者 綜合中心
    台灣醫院協會等5大醫界團體今(5/20)發布共同聲明喊話政府,應提高健保基金預算配比。醫院配圖。本報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1週年,台灣醫院協會等5大醫界團體今(5/20)發布共同聲明喊話政府,應提高健保基金預算配比,醫界憂心,目前政院預算規劃中醫療相關資源的編列,仍明顯不足以支應當前醫療體系所承受的嚴峻壓力,且無法有效因應長期健保點值徧低,導致醫護人力吃緊與進口藥品、醫材成本上漲等急迫問題。

    這項聲明是由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等5大醫事團體提出,首先肯定行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回應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日增與全球經貿快速變動的挑戰,並以特別預算方式推動健康台灣的施政目標。

    然而,醫界團體認為,本次預算規劃中有關醫療相關資源的編列,仍明顯不足以支應當前醫療體系所承受的嚴峻壓力,無法有效因應長期健保點值徧低,導致醫護人力吃緊與進口藥品、醫材成本上漲等急迫問題,為建構真正具備韌性與永續性的健康台灣,急需在特別預算中顯著提升醫療與健保基金的配置比例。

    醫界團體指出,賴清德總統為首位具有醫師專業背景的國家領導人,上任後即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全面推動擴大癌症篩檢、百億癌藥基金、長照3.0升級、健保財務改革等重大政策,體現醫師總統對國人健康的重視與醫界厚望;然而,在制度推進之際,健保財務長期結構性赤字未解、醫護第一線現場人力持續短缺及急、重、難、罕症醫師離開醫院,醫護負擔日益沉重,若未適當加碼投入,將可能削弱改革動能,讓醫療韌性淪為空談。

    醫界團體強調,在當前國際形勢中,美中科技對峙、俄烏戰爭延宕與川普政策不確定性交織,導致全球供應鏈與關稅政策高度波動,台灣作為全球產業鏈樞紐,首當其衝。而美國關稅政策目前預估最低10%起跳,必定延伸至醫藥原物料與醫療設備,將使健保支出壓力倍增,行政院迅速提出總額4,100億元的國家韌性條例草案,並獲立法院朝野政黨積極審議,展現高度行政與立法執行效率,對此我們深表肯定。

    醫界團體指出,然而,經檢視行政院及立院朝野黨團版本,健保基金編列仍顯不足,行政院版本僅編列200億元(占比不到5%),民眾黨版本雖提高至370億元(約占9%),然面對人口嚴重老化、服務需求急遽上升、醫護人力流失與進口藥品物價齊漲等多重衝擊,目前規劃規模恐難跟上實際需求,更遑論是否可撐起國民健康照護體系。

    醫界團體希望藉由此聲明重申,健康不是成本,是國力的基礎。醫療韌性早已是各國強化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戰略之一,特別預算應以照顧民生為首務,單以4.8%比例投入國民健康,遠不足以支應現實挑戰。醫界五大團體一致主張,應將健保基金特別預算調升到至少500億元,占比不低於12%,以呼應健康台灣政策願景,穩固改革根基。

    醫界團體強調,感謝政府與立法院對國民健康議題的關注與行動,也再次呼籲行政與立法部門以更具前瞻與務實的資源投入預算審議,實現強化全民健康、穩定醫療體系的目標,攜手打造真正具韌性的健康台灣。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