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買生雞肉別再「水洗」!一堆人全做錯 食藥署:增細菌感染風險

    2025-04-21 16:01 / 作者 曹岡陽
    生肉買回來別水洗,恐增加腸胃炎風險。取自食藥署
    民眾從市場買生雞肉回家,很多人都會聽從長輩們建議,先將生肉用清水洗一下,想要清除表面的髒汙。不過,這個動作近期在網路上被討論,網友也翻出衛福部食藥署的說法,表示千萬不要「用清水沖洗」生雞肉,原因是生雞肉上容易帶有沙門氏菌,清洗時濺起的水花可能會噴到其他食材或餐具上,反而會增加沙門氏菌感染風險,恐造成急性腸胃炎。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家常菜」發文,生雞肉烹煮前究竟該不該用水清洗,若不清洗總覺得肉不太乾淨,但清洗了,又怕會出現沙門氏菌感染的問題,因此發文求助。

    生肉買回來別水洗,恐增加腸胃炎風險。取自食藥署


    對此,網友們也翻出食藥署之前的回答,食藥署先前在臉書發文指出,魚、生雞肉先清洗再煮會比較好?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但清洗生雞肉可能會增加病菌感染的風險,呼籲大家「別再用清水洗生雞肉了」。

    食藥署進一步解釋,生雞肉上易帶有沙門氏菌,清洗時濺起的水花可能會噴到其他食材或餐具上,若不慎感染,可能會導致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嚴重時甚至會脫水。

    貼文也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你的手摸過生肉,仔細清洗再去摸其他物品比較重要,摸過生肉直接拿菜刀、開冰箱,都比這個嚴重」、「洗只是把灰塵沖掉而已,細菌的話,空氣中和自來水中可能比雞肉上還多」、「煮的時候都超過100度,早就高溫殺菌了。」

    另外,食安專家譚敦慈也曾分享處理生肉的習慣,不論市場或賣場買回的豬肉或雞肉,都是先把生肉放進一鍋冷水,再拿上爐火加熱到水滾煮沸的程度,這樣就能消滅沙門氏桿菌,等稍微冷卻後再把肉拿出來洗並料理。她提醒,千萬不要滾水再放生肉,因為肉是蛋白質,遇熱凝固,血水被鎖在肉裡面,吃起來腥味就會非常重。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