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龜田製菓株式會社輸入的「嬰兒米餅」,牌名為「KAMEDA」,產地為新潟縣,檢出重金屬「鎘」超標,總量達398.02公斤。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今(4)日公布了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名單,共有37項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其中包括7批來自亀田製菓株式会社旗下的嬰兒米餅,檢出重金屬鎘超標,總量達398.02公斤,必須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根據食藥署的公告,這些不合格產品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包括越南冷凍芋頭、印尼蛋酥花生、阿根廷玉蜀黍、墨西哥酪梨油和印度花生仁等,檢驗結果顯示農藥、重金屬、真菌毒素等成分超標,均不符合相關食品安全規範。
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指出,這7批來自日本的嬰兒米餅,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鎘濃度介於0.042至0.049ppm之間。根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中,鎘的限量標準為0.04ppm,該產品因此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必須退運或銷毀。
該批嬰兒米餅的輸入業者包括追求卓越股份有限公司報驗2批、向虹園貿易有限公司報驗2批、昶緯興業有限公司報驗2批及京奇貿易有限公司報驗1批。林金富表示,食藥署已加強對上述公司進口產品的抽檢,抽驗比例提高至20%至50%。此外,所有來自亀田製菓株式会社的產品,將實施100%逐批查驗。
另外,食藥署指出,去年7月20日至今年1月20日間,邊境共受理來自日本的嬰幼兒用餅乾報驗批數達329批,當中有9批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7%。所有不合格原因均為重金屬鎘超標。自今年3月3日起,針對日本報驗的嬰兒或幼童用餅乾,食藥署已實施加強抽檢,抽檢比例為20%至50%。
此外,來自日本的7批「鮮金柑」也在邊境被檢出農藥殘留不合格,檢驗結果顯示殘留農藥氟大滅超標,濃度介於0.01至0.02ppm之間。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的規定,該農藥不得檢出。為確保食品安全,食藥署決定對梅村水菓有限公司、上佳水果有限公司、永全水果有限公司等業者進口的「鮮金柑」進行加強檢驗,並要求逐批查驗。
最後,食藥署還對中國大陸輸入的油溶性辣椒紅進行查驗,發現該產品含有蘇丹色素3號及4號,這些色素屬於未經許可的添加物,必須銷毀,且不得退運。此批220公斤的辣椒紅已依規定處理,並將對中國報驗的辣椒色素進行100%的檢驗。食藥署表示,將持續加強對進口食品的邊境查驗,確保民眾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