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深度報導】全台代理教師招到慌 數據解析:教職留不住年輕人

    2023-08-31 10:35 / 作者 吳尚軒
    中小學昨開學,全台各地都會區出現史無前例的代理教師人力荒,就連台北市都補不齊人。陳品佑攝
    開學前夕,全台各地都會區出現史無前例的代理教師人力荒,就連台北市都補不齊人。儘管主管機關認為,是因為今年教師甄試開出大量名額,吸走原來的代理教師,然而第一線教師、教育團體則認為,從數據與現場經驗來看,真正原因更可能是在過去專任教師錄取率低,代理教師薪資差、工作量又大的情況下,許多年輕教師已經紛紛離開,擔任教職的吸引力逐漸失色。

    「真的很難找、很難找、很難找!」開學前幾天受訪時,談起今年招聘代理教師的情況,台北市南湖國小教務主任吳杏惠連嘆三聲,今年(2023)直到8月中才找齊人,卻要是等到8月中才完成,「以前不會這麼晚,只要7月中就會確認了。」

    慢了一個月才找到人不是最慘的情況。台灣各地高中以下學校已經在8月30日開學,有些學校的校長、主任,不是開學前幾天還在到處打電話找人,就是開學了依然無解,僅能由現有教師各自分攤,把該上的課補滿。

    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統計,截至8月25日,台北市國中小有70所學校、多達117個代理教師職缺;而根據教育部高中以下教師選聘網,在開學這一天,台北市仍有74個代理教師職缺還在刊登,其中不乏位於西門町的西門國小、小巨蛋正對面的敦化國小等精華地段學校。

    不只台北市面臨困境。在台中市區擔任國小校長的俊哥(化名),前幾天還接到同學電話,問有沒有認識的大學畢業生想去彰化教書,而中部地區的校長之間,這陣子也熱鬧地在找人,他自己的學校則是在開學前才壓線聘足人手,「以前都是8月初人就已經找齊,這整個月就像在地獄。」

    全國教師選聘網資料顯示,開學這天,即便台北市仍有許多學校在尋找代理教師。擷取自教師選聘網

    俊哥解釋,像有位專任教師是今年7月考進學校,本來已經安排好職務,但他後來卻備取上家鄉附近的學校,因此就不來報到,今年六都大量釋出國小專任教師員額,卻因為各地教師甄試的初試、複試、放榜時間不一,造成互相重榜搶人的情況,而這些臨時又空出來的職缺如果沒有找到備取,就只能找代理教師來補上,「今年這問題很嚴重。」

    就在開學這天,教育部長潘文忠受訪時也談到,受過去3年疫情影響,加上各縣市考量少子女化趨勢,保留了相當多的正式教師員額,有的甚至達20%,但教育部去年起逐一和各縣市盤點、引導釋出名額,今年全國就開出5000多個中小學教師員額,讓許多代理教師考上正式教職,有助於教師新陳代謝,但也使部分學校今年甄選代理教師人力時遇到困難,過渡階段會以超鐘點,就是現有教師超時授課等方式因應。

    教育部長潘文忠受訪。吳尚軒攝

    面對所謂大開缺,《太報》今年7月便曾報導,不但磁吸鄰近地區的師資,更凸顯出因為過去教甄錄取率超低,早已造成許多準老師轉換跑道的困境,而如果攤開數據、走訪教學現場,現在的代理荒背後恐怕凸顯更嚴重困境:教職已經逐漸不是對年輕人的職業選項。

    台南市教師會理事長陳葦芸便表示,過往市區如安平區的學校,只要一兩次就可以招到人,如今卻要拖到第5、6次,問題和整體環境大有關連,「我們的待遇跟外界比也不是特別好,很多老師已經轉職,突然大開缺,轉職的也不可能回來。」

    教檢人數創新高、教甄人次連年降 畢業生任教意願低

    在台灣要當老師,得先從相關科系畢業或修畢教育學程學分,接著通過教師資格檢定(下稱:教檢)、實習半年後方能取得教師證,然而如今領證不保證就業,準教師們還得到各地參加教師甄試(下稱:教甄),才能正式站上講台。

    全國高中以下師資人力供給數據。太報製表

    根據統計,過去10年來,每年報考教檢的人數多在9000上下,甚至2020、2021年還飆破萬人,2021年通過人數更是近十年最高的6152人,由此觀之,有意願當老師的人似乎越來越多,就連師資生的招生也在去年創下9311人新高,新血看似相當充足。

    然而觀察各地教甄報名情形,撇除2021年許多縣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辦,全國的教甄報考人次從2015年起便跌破4萬大關,一路逐年往下。一名資深教師對此無奈表示,「很多人實習完就放棄了。」

    通過教檢後的實習,不同於過去的師培生活,是真槍實彈上場……教學?看在阿芳(化名)眼裡並不是如此。

    從實習到代理連年被凹 流浪教師熬不住先走走一步

    曾經當過3年英文科代理教師的她,已經在去年放棄教職,轉往外商公司發展。她回憶當年的實習生活,「就是被當廉價勞工」,教學以外的時間常被雜務佔滿,除了送公文、發通知單、填表單、影印資料外,甚至還要幫忙修電腦、網路、投影機,有時更要接待外賓,「說好聽是年輕人要多學習,其實就是看你菜」,雜務佔滿時間下,每天都得從上午8點工作到晚上6、7點才能離開,回到租屋處後還閒不得,必須另外抽時間準備隔天的課程。

    結束實習、領到教師證後,她在鄰近的高中擔任代理教師,軟土深掘的被凹人生持續,每年都在教務處不同的行政職務之間輪轉,尤其近年來108課綱、雙語教學、本土語言等新政策陸續上路,教務處堪稱校園最操單位,「但正職老師可能只做到60%,剩下就是代理要補上」,阿芳說,雖然程度比實習時改善不少,但仍是大小雜務一肩扛,因為代理教師是一年一聘,「如果其他老師對我的評價差,明年可能就待不住了。」

    備課只能在下班後,進修只能在假日,暑假更是奢求,過去不少地區的代理教師,暑假2個月期間並不支薪,阿芳只能私下去補習班兼課、接家教、找翻譯案來補足財務缺口,再設法從林林總總的繁忙時刻裡抽出空隙準備教甄,然而全國教甄平均錄取率8%,英文這種熱門科目,更往往上演百人搶1個職缺的戲碼,「大多數人給自己的期限就是考3年,後來3年真的到了,我也不打算留戀。」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則舉例,很多縣市政府因沒有足夠人力維持學術網路,只能請各校資訊組長幫忙維護,而資訊組長由代理教師擔任,流動率高,更需要專業。「尤其有些專業科目,去業界待遇其實好很多,他為什麼還要待在學校?」

    陳俊裕對於今年的代理教師荒也深有所感,指出桃園如中壢、南崁的鬧區學校,過去7月底就會找齊人手,今年同樣拖到8月底才找到人,一部份原因,確實是近幾年多項教育政策陸續上路後,不管行政業務或課程發展的負擔都更大,「如果正式老師不願做,就是換代理老師來,那他們可能一年後就離開了。」

    中小學昨開學。陳品佑攝

    教職失去吸引力?都會缺人拉響警報

    其實過去每逢開學前,不乏山區、離島學校連招十幾次仍一師難求的新聞,然而今年的危機在於,這個現象開始蔓延到市區。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便直言,「偏鄉缺很正常,但都會區就不正常」,偏鄉留才問題長期存在,但都會可能是系統性問題,她認為兩者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解決。

    今年起,在各大教育團體爭取以及立委關切下,全台各縣市代理教師終於都能領到完整12個月薪資,儘管如此,依然發生代理荒,藍偉瑩認為背後原因,恐怕是教師這個職業的吸引力已經大幅降低,「招不到老師不是問題,是結果。」

    代理教師若招不到人,第三次招聘起便不要求有正式教師證,僅需大學畢業者便可應考,這些人被稱做「無證教師」,然而全台各縣市到底有多少無證教師,長期以來始終是是個謎團。

    瑩光教育協會致力於無證教師支持計畫,提供無證教師相關培訓、資源並入校陪伴。藍偉瑩就此透露,這幾年到處走訪會發現,即便外界看起來熱鬧的地區,無證教師比例也不低,不少代理教師其實都是無證,然而他們的薪水換算下來可能只有3萬多元,「以前這個薪水還好,但現在缺工,他可能就去其他地方。」

    瑩光教育協會致力於無證教師支持計畫。翻攝自瑩光教育協會官網

    藍偉瑩指出,如今不乏聽到任教1、2年後就辭職的案例,「老師這個職業是否對年輕人還有吸引力?」她認為如今青年對職場、職涯的想像已經和過去不同,像有些人就喜歡換不同工作,另一方面,教育現場從新課綱、本土語言、雙語教育,到疫情衝擊及後續的數位教學,每個變動都有必要性,但確實也讓現場不斷擾動,現在學生的複雜度、管教困難也比過往高,當職場、職業想像已經改變時,不僅政府各單位應該謹慎看待,既連師培也需要改變思維。

    月薪39K、10年不加薪 教團籲提升待遇「讓年輕人有希望」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同樣指出,從數據來看每年師資生不但沒減少,甚至有增加趨勢,願意進入現場當老師的人卻減少,「因為現在畢業也不是只有教書這條路,可能轉行往其他行業。」

    侯俊良分析,參加教甄人次下滑,除了呈現年輕教師因為專任教師難考,而有預期心理,更大問題就是教師待遇、社會地位不如以往,綜合因素下如果只能當代理教師,也造成留任意願降低,大多到了30歲左右,開始面對成家立業的考量時就會轉業。

    近期全教總才召開記者會,指出同樣是代理教師,無證教師的起薪比有證少了約5000、6000元,約是3萬9000左右,且大多縣市代理教師不會隨著年資提敘,「教1年跟10年薪水都一樣,不會加薪」,當其他行業薪資都有隨物價成長時,教師卻不斷停滯,因此讓年輕不願投入,如今各縣市已經補齊12個月聘期、薪資,呼籲主管機關接下來要把起敘補齊,並且可隨年資提敘,「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不然幾年後可能連專任老師都招不到人。」

    代理教師荒其來有自。圖為示意與本文無關。資料照片

    藍偉瑩則認為,技術面上至少可以全國統一教甄,再分區填志願分發,不但避免教師四處奔命,也可以解決各地重榜、互相搶人的問題,解決後才可以進一步審視真正的難題。

    藍偉瑩也就過去為了預防少子化,而控留專任員額的做法表示,大家都覺得少子化學校會變少,但如果未來教育趨勢,是需要更多實作、小組課的話,每班人數其實會減少,所以班級數未必會下降,還是需要一定數量的老師,各縣市政府應該都有預估需求人數,這部分數據應該要公開讓社會可以參考、討論。

    每週上課4天、退伍軍人也上陣 美國教師荒成借鏡

    從過去教職難求,到如今供需翻轉,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會發生什麼事?美國此刻的光景,或許可以做為借鑑。

    早在2018年,《時代雜誌》便以封面故事報導,美國各州公立學校教師因為薪資待遇落差,而陸續發起罷工;根據統計,320萬名高中以下全職公立學校教師的薪資嚴重停滯,依通膨調整後的平均收入比1990年還低,不少州甚至呈現倒退狀況,且若和同等學歷的勞工相較,教師的薪資少了約18%,1994年時這個差距僅有約1.8%。

    疫情後的困境直接升級為人力荒。《華盛頓郵報》今年8月報導,2021-2022年間,美國37個州共有3.65萬個教師職缺待填補,如今這個數字已成長為4.9萬,且有將近4分之1教師因為低薪、高壓的勞動條件而萌生辭意。

    不少州因此降低門檻,聘用退伍軍人,甚至未具大學學歷的在地居民擔任教師,而包含威斯康辛、德州等地,開始有學校改為每週上課4天,更有學校因教師離職而被迫關閉。做為因應,各地方政府紛紛祭出調薪4%、簽約獎金等手段,不過一次性的調薪恐怕難敵多年通膨,這場混亂目前仍未看到盡頭。

    美國教師荒可成借鏡。圖為示意畫面。資料照片。美聯社

    事實上美國的缺口,也是從代課教師先開始出現,當這批隨時能走人的臨時工退場後,原來的負擔漸漸轉嫁到正式教師身上,進一步加劇勞動條件惡化;而大量放寬教師門檻,則導致現場出現教學能力低落、無法管理班級的教師,進一步重挫校園情況。

    「我們其實每年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代理缺,又有多少潛在教師。」面對台灣如今的代理人力荒,一名不願具名的校長對此無奈感嘆,這些問題未來恐怕也會成為隱憂。

    藍偉瑩則認為,相關數據散落在不同單位,又無人敢揭露,因此變難以估計,但她呼籲,應該盡早系統性預估,美國正是借鏡,「台灣不能等到這種情況出現。」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