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教署統計,全國幼兒園「不當對待」2023年裁罰49件,2024年增長2.7倍,來到135件。示意圖,黃怡菁攝。
北市萬華某私立幼兒園爆發虐童案,家長控訴查證過程遭刁難,前兩組申請調閱監視器的家長,一度遭園方退費、退學;好不容易調閱到畫面,揪出20多名孩童受害、40多個畫面分別出現幼兒「遭粗暴推打、抓起頭頸離地甩晃、強迫吃其他孩童碗裡的剩食」等惡質行為。如今,受暴女童仍時常作噩夢、尖叫、攻擊父母與其他幼童,並有多位家長陷入集體憂鬱,後續該如何自救?《太報》持續追蹤。「我女兒被老師單手拉起來,屁股跟背摔到地上,如果摔到後腦杓怎麼辦?」86年次的家長Nina(匿名),受訪時提及女兒在幼幼班被施暴的過程,忍不住哽咽,更讓她痛苦的是,女兒後續出現「生氣地咬爸爸媽媽衣服,然後開始抖動,而且是越來越嚴重!」並在轉學後出現打同學的舉動。
萬華區私立幼兒園不具教保員資格的「教師」雙手抓起男童下巴兩側、騰空舉起,男童受到嚴重驚嚇。翻攝自監視器畫面
受創家長自責先檢討女兒 事後陷入憂鬱內耗Nina於托嬰中心工作,她與先生為雙薪家庭,抽不到公立和非營利幼兒園,因此將女兒就近送到萬華某40年老牌私立幼兒園就讀幼幼班。今年農曆年後,女兒開始拒學、不願搭校車,放學回家也一直哭,原本以為是「分離焦慮」,後來女兒很明確指出,在學校搶了小孩玩具,所以被老師打手背。當下Nina認為女兒有錯,所以可以接受。
直到其他家長紛紛察覺異狀,Nina被通知前往觀看監視器,發現女兒被單手拉扯摔地;還有一次午休時,躺在墊子上沒有睡著,該班老師見到女兒在哭,將棉被把頭蓋住就走掉,約長達2至3分鐘的時間。Nina聯想到日前某公托強制祭出口罩令,一名11個月大的男嬰,疑似被眼淚與鼻水浸濕黏住口鼻窒息身亡,她直言,「這個舉動根本是危害到生命安全!超級誇張!」Nina指出,不論是托嬰中心或幼兒園,棉被絕對要蓋在孩童的腋下、手露出放在棉被上,「這是安全的基本常識,幸好最後沒事,那如果發生悲劇,老師要承擔嗎?」
然而,孩子在幼兒園遭到不當對待,如同慢性精神凌遲,Nina說,女兒後續「夜驚」的狀況很嚴重,家裡有4間房間,半夜作惡夢尖叫,連最遠的房間都聽得到,「對家長來說真的很自責,如果我當初不要選那間幼兒園,小孩是不是就能避免受到傷害?」幼兒示意圖,非受虐當事人。黃怡菁攝
心理諮商費昂貴 家長無餘裕持續治療小孩情緒浮動大,Nina自己也開始時常失眠、哭泣,甚至和老公吵架。
Nina相當懊悔,最初女兒反映老師打她,身為家長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妳做錯了什麼事情?一定先檢討自己小孩是否太皮?家長太縱容?」Nina說,白天她在托嬰中心照顧別人小孩,晚上回家又要再切換回家長身分,「整個過程非常內耗。」
Nina處理幼兒園施暴過程中,園長的媳婦曾告訴她,「妳自己也在幼教體系工作,妳也知道這一行很辛苦」等話語。到底該站在園方角度還是家長立場?讓Nina相當崩潰,而且當家長們已決定集體提告,她的公婆和娘家,皆會以老一輩的姿態勸她別自討苦吃。
依據《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地方政府應視需求提供幼兒協調或轉介心理輔導,但Nina和其他家長都反映,一直等不到北市教育局主動積極介入、提供資源。為了讓生活繼續過下去,她自掏腰包尋求心理諮商,每次費用約2500元,她原本也帶女兒進行過兩次諮商輔導,但考量經濟負擔沉重,女兒未完整走完諮商流程,已先行暫停。
幼兒園遭裁罰97萬還能招生 像繳「保護費」家長不滿萬華某私立幼兒園虐童案爆發後,台北市教育局確認,呂姓助理教保員確實有不當對待幼兒行為,裁罰12萬元並禁任教保2年,另有郭姓教保員也開罰12萬元、禁任職2年。加上園方聘用未具教保員資格的幼師、違反師生比等缺失,以及停職師竟然又轉任同一位負責人樓上開設的安親班,8月15日稽查發現後當場裁罰50萬元,累計罰鍰共97萬3500元。
Nina憤慨表示,教育局祭出的罰款,對幼兒園來說宛如像在繳「保護費」,到了新學期,幼兒園卻又能繼續招生開班,「那我們呢?受害者的家庭沒有任何補償、沒有任何人要協助我們!」另一位8年級家長恩恩(匿名)同樣求助心理諮商多回,《太報》採訪的當天,她直接與記者約在諮商診所旁的咖啡店,說明虐兒案完整的來龍去脈,緊接著轉身前往諮商所報到,1小時的療程結束後,又趕回咖啡店繼續說明為何要對園方提告。
恩恩是調閱監視器慘遭退學、退費的家長之一,但因為市府無提供爭議案件的孩子托育安置,事後求助北市民進黨議員張文潔,確認幼兒園無權這樣做,才又將小孩暫時送回幼兒園。後續恩恩積極調閱整整30個上課日的監視器畫面,坐在螢幕前一一檢視。
為免虐童教師再任教 5家長將自費提告「我的小孩還不是最慘的,有一位新住民媽媽的小孩,身上有許多瘀青、條痕,但台北市已經荒謬到處理兒虐案,只要別像『培諾米達』(註:培諾米達幼兒園園長兒子毛畯珅性侵、偷拍6幼童判刑定讞;另案侵犯40名幼童)那樣就好!」恩恩指出,家長們之所以身心如此折磨,是因為調閱監視器畫面之前,家長們時常懷疑「小孩講說老師打人,到底是真是假?」直到紛紛出現拒學、瘀青等異狀,家長開始彼此在社區聯繫,一塊一塊拼湊出受暴真相。
萬華某私立幼兒園虐童案受害家長恩恩(匿名),她控訴園方曾抹黑「找麻煩、來碰瓷的」形同在過程中分化家長。黃怡菁攝
「水瓶敲手、巴掌打下去,不會骨折死掉;洗澡後,瘀青很快就沒了,但這就是一種慢性的精神傷害,痛覺和恐懼會留在心裡一輩子!」恩恩話說到一半,忍不住壓住雙眼隱忍哭泣。
包含恩恩共有5名家長決定自費提告,另一新住民家庭因中、低收入戶身分,申請到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律師免費介入協助,近期將以《刑法》第286條兒少凌虐和304條強制罪,以刑事附帶民事的方式,由律師團提出告訴。
「兩年之後,你上網就查不到這名教師有虐童紀錄,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對方留下刑事犯罪記錄,讓他未來從事教育相關行業,申請不到良民證。」恩恩解釋家長不願看到裁罰只到行政處分的原因。
調閱監視器遭刁難 立委教這招自保 教育部無強制幼兒園加裝監視器,採鼓勵方式推動,如果又有家長再次遇到恩恩遭刁難的案例,該如何自保?
長期關注兒少福利的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她曾召集警政署和教育部協商,兩部會已經同意,
若家長懷疑孩子受虐、進入園所調閱監視器,可向警局申請由警察陪同。當家長和警察都確認影像顯示園所有發生不當管教行為,就可立即通報地方教育局扣押影像證據,「才不會發生家長明明看到孩子受虐,轉個身要去報案,哇!結果園方說監視器壞掉了。」8月底立委林月琴開記者會揭露萬華某私幼虐童師停職,卻改到補習班工作。黃怡菁攝
針對家長控訴北市教育局對於後續心理輔導的態度消極,林月琴也質疑教育局厚此薄彼,去年她召開北市信義區培諾米達幼兒園性侵案記者會後,該案家屬就迅速獲得北市府有關人員聯繫。
這回,林月琴透過助理追蹤萬華私幼案的進展,教育局表示,案件調查過程中,都有告知家長有需要可提出申請,但沒有家長向教育局申請。恩恩則出示簡訊,教育局直到9月15日,家長們接受《太報》採訪的前一天,才寄了簡訊,根本就已經遲了半年。
林月琴補充,民間團體也有資源可以運用,以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為例,該會有向大眾募款,針對不當對待或受傷孩子提供心理諮商服務,若孩童本身已展開心理治療,家長也可向基金會申請費用補助。
恩恩說,最艱困的一段日子已經熬過去了,除了專業的心理諮商,家長們也會在周末抽空帶孩子出門聚餐,透過家庭集體互相支持,讓小孩意識到,「不是當我們聚在一起就會被打,當我們一起出來玩,也會有開心的時光。」
恩恩說,她會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在可以的戰鬥位置,極力去保護小孩,當孩子長大後,回想起不愉快的就學經驗,還是能想到曾有大人,努力用對的方法,試著撫平內心曾留下的傷痕。
家長於孩童課後在公園陪伴孩子。示意圖,非受虐當事人。黃怡菁攝
24日台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科長楊鎮鴻回應,家長認為教育局提供心理諮商的態度不夠積極「可能是有誤會」,3月份在通知家長勘查監視器畫面時,同仁有向家長提及可針對受害幼兒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但當時「大家都很慌亂,先趕快釐清小孩是否被遭受不當對待,所以沒有記得這件事。」
楊鎮鴻補充說明,心理諮商師名單是由教育局提供,恕無法由家長先至坊間治療,再拿收據找教育局核銷請款;為避免誤會發生,教育局接下來會列印流程DM,將相關服務的流程與內容說明地更詳盡。
25日台北市教育局重申,北市府面對兒虐案皆採「從嚴、從重、從速」的態度,每一項裁罰皆依處份依據、違法內容進行裁罰,絕無所謂「繳保護費」之情事;教育局將持續錄案列管,採不定期、無預警方式加強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