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館圓環拆除「沒了疏散機制」 胡采蘋分析必塞原因:堵車必然越演越烈

    2025-09-19 11:43 / 作者 即時中心
    公館圓環拆除現況。李政龍攝
    台北市政府13日起動工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道後,該路段交通壅塞問題引起熱議,藍委羅智強、徐巧芯等人的「交通順暢」、「只是在等紅燈」發言也成為時事新梗,頻被網友消遣。財經網美胡采蘋表示,公館挖地下道、放圓環繞路,就是想要疏散原本可能會在路上大眼瞪小眼直接堵塞的車潮,一旦拆除這些疏散設計,堵車必然越演越烈。

    胡采蘋昨(9/18)在臉書粉專「Emmy追劇時間」分享,她剛住到北京的時候,真的非常驚奇怎麼北京的主要道路,都是繞著紫禁城外圍走,二環外面是三環,再外面是四環、五環,一圈一圈的繞著北京城,要從北京西南邊去到東北邊,一定要繞大半圈,而不能直接走對角線。

    她疑惑,為什麼不是放射狀道路,或者像台北市這種棋盤格,做成這麼繞的環型道路令人感到非常浪費時間,後來同事解答,北京城太大、人口太多,棋盤格或放射狀的話,城中心(紫禁城二三環內的路)一定要堵死的,環狀道路就是讓汽車在上面繞,有所緩衝,才不會堵死在城中心的幾條大路上。這些繞行的設計,都是為了疏散過多的交通量,如果真的讓大家直奔目的地,就會有很多人在地鐵出口排隊,大家塞在那邊塞死。

    胡采蘋將話題拉回公館圓環,她說,公館圓環就是台北市南邊的交通要渠,台大、師大是文教重鎮人口稠密區,幾任台北市長都找不出辦法,挖地下道、放圓環繞路,其實就是想要疏散原本可能會在路上大眼瞪小眼直接堵塞的車潮。雖然不是最佳、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已經是做出了選擇,他們優先考慮的就是疏散問題。

    胡采蘋表示,「一旦拆除這些疏散設計,堵車必然越演越烈,這是我們老信義區人閉著眼睛都知道會發生的事情,除非拆掉旁邊的台大推廣大樓、台電小樓、民族國中,拓寬道路,不然幾乎是無法解決。」

    即時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