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力推智慧交通,建置「公有停車服務資訊網」供民眾即時查詢車格,但實際使用卻引發民怨。施書瑜攝
高市力推智慧交通,建置「公有停車服務資訊網」供民眾即時查詢車格,但實際使用卻引發民怨。市議員張博洋建議整合App提升便利性,許采蓁批評定位不準、資訊延遲讓民眾多跑冤枉路、「智慧交通」淪口號。對此,交通局回應,因資料傳輸時間差,建議使用者手動重整網頁或改用民間App。
高雄市目前設有超過5.5萬個路邊停車格,其中智慧車格7938格、地磁車格逾2萬格,均可透過「高雄市公有停車場服務資訊網」查詢剩餘格位。交通局強調,智慧與地磁車格可即時回傳使用狀況,減輕人力巡查壓力,民眾可直接線上查詢、繳費、找車位。
不過實際上,該網站被批評資訊更新慢、定位不準確。民眾反映,網頁顯示有空位,趕到現場卻「連一格都沒了」;記者實測也發現,網站需先取得裝置定位權限,且查詢時必須頻繁手動重新整理,才能顯示最新格位狀態,使用體驗不佳。
交通局表示,系統顯示依靠智慧車格與地磁感測器資料,傳統停車格則仍須人工確認,若資料傳輸延遲或網頁停留太久未刷新,可能導致資訊落後,建議民眾可改用「停車大聲公」等民間App,具備自動更新功能,使用上更為順暢。
張博洋指出,目前網站屬「一次性資料下載」,非即時傳輸,無法即時同步更新,建議市府開發整合式App強化便民功能,提升智慧交通整體應用品質。
許采蓁則批評,高雄推動智慧城市多年,卻仍有定位失準、資訊不符實況等問題,「智慧反而變成麻煩」,呼籲市府嚴格要求系統廠商提升準確度,並定期檢討成效,別讓智慧交通淪為口號、浪費市民時間,應讓市民真正感受便利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