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製造」卻難逃川普刁難?分析師3點分析「蘋果為何陷困境」

    2025-05-25 14:22 / 作者 綜合中心
    蘋果公司週四公布最新財報。路透社資料照片
    蘋果(Apple)引領智慧型手機iPhon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多間下游大廠在中國,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實行對等關稅,尤其針對中國科技發展,以致蘋果面臨滯礙難伸的局面。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提出3+3分析,說明透過施壓高知名度目標可放大宣傳效果、蘋果沒有報復本錢、降低施壓風險,以及4年內所有iPhone美國機型的組裝產線搬回美國是不現實的,此結果成蘋果與川普政府談判要件。

    2025年初,市場預估蘋果市值曾近4兆美元,但隨著川普的全球關稅戰、企圖掌握科技主導權,蘋果陷入談判困境。

    郭明錤23日、24日在X平台上分析,Apple蘋果是消費性電子公司,其目前產品與服務與國家安全無重大關聯,但該公司為何會被川普持續針對?其實就獲利層面,他認為Apple為在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承受25%關稅,遠好於將iPhone組裝產線搬回美國。

    郭明錤舉3點:

    1. 施壓高知名度目標可放大宣傳效果 迫使全球最知名的公司(Apple)與家喻戶曉的產品(iPhone)落實「美國製造」政策,宣傳效果極佳,並強化川普一直以來的主張。

    2. 選擇不願反對與報復的對象,降低施壓風險 Apple不願公然反對川普的言論,也沒有報復本錢,意味著施壓風險極低,故川普可放心持續施壓。

    3. 施壓成功與否都能受益 若Apple把iPhone組裝產線搬回美國,對川普而言絕對是宣揚「美國製造」的好機會,並將此列為重要政績。若Apple透過協議,讓川普暫時性不針對他們,代表川普也透過協議取得他想要的其他東西。等未來有宣傳「美國製造」的需要時,再針對Apple並用關稅課徵施壓。

    另外,郭明錤補充再補充3點,首先,川普宣稱將課徵多少iPhone關稅並非重點,重點是川普近期第二次對Apple針對性的言論,這是Apple不可忽視的重要訊號。

    至於如何避免、延緩川普iPhone關稅或進一步調升?他認為Apple現在要跟川普談判的首要重點,例如,Apple能否能藉由改變DEI政策,以換取川普暫時性的不針對公司。

    最後,郭明錤推測,川普在卸任前,期待將所有iPhone美國機型的組裝產線搬回美國是不現實的,在此狀況下,川普又反對Apple在印度製造iPhone美國機型,「即便此次Apple與川普談成暫時性的協議以避免iPhone關稅,但在川普卸任前,難保Apple將時不時面臨關稅威嚇。」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