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魚屋連鎖店Sakana Bacca,門口上貼著一張宣傳福島海鮮的海報。美聯社
受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自8月底開始排放入海的影響,福島當地漁業社區擔心恐會衝擊生計,不過根據美聯社與日媒報導,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並沒有出現商業災難,而是透過吃更多的魚來支持該地區。除了提振脆弱的行業外,這樣的支持還有助於減輕中國對日本海鮮禁令的影響,儘管人們對排海的未來仍感到擔憂。
99%回答「會買」福島縣產的魚根據《每日新聞》報導,10月26日在磐城市召開的縣地方漁業復興協議會上報告,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縣漁連)針對一場14日辦於東京築地的「常磐もの」宣傳活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蒞臨的民眾中,99%回答「會買」福島縣產的魚。
報導指出,問卷施行了12次,並詢問了801人,在「如果販售縣產的魚是否會購買」的問題中,有789人回答「會」。關於理由,有45%表示「因為好吃」、15%表示「想支援」、32%表示「不在意產地」等。上回於4月實施的調查,同樣的問題也有97%的人回答「會」,在核處理水排海前與後持續也高評價。
福島魚店:驚訝又釋然海鮮零售商Sakana Bacca的一名工作人員拿著一條來自福島的比目魚。美聯社
另外,根據美聯社報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到有人對處理後的水排放提出安全擔憂」,一位在福島小名濱港附近的魚店「Marufuto」工作的 Kazuto Harada說道。他表示,「我一半是驚訝,一半是釋然」。
報導指出,全國各地的顧客都在下訂單,其中許多人要求購買「常磐もの」,即來自福島及其南部鄰國茨城附近水域的魚。其中包括當地最受歡迎的比目魚和綠眼魚。
東京居民Sumie Nouchi 與朋友在該地區打完高爾夫球後,參觀了海鮮市場「Lalamew(磐城市觀光物產中心/いわき・ら・ら・ミュウ)」。她表示,「我決定在回家的路上來這裡買魚」。
她說,這不是為了支持當地企業,而是因為「常磐もの」的味道很好,「我並不擔心處理後的水排放。政府一直在檢查抽樣結果,我相信它們」。
福島第一核電廠於8月24日開始將經過處理和稀釋的核處理水排入海中。官員表示,這是必要的,因為自冷卻系統被摧毀以來,該核電廠約1000個儲水槽中已積累了超過130萬噸放射性廢水。
即使廢水排放完畢,這些儲水槽預計也會在2024年上半年達到容量,並且工廠將需要空間來退役,而這將需要數10年的時間。
報導指出,這項排海計畫預計將持續數10年,但遭到了漁業組織和包括南韓在內的鄰國的強烈反對,數百人在南韓舉行了抗議。中國北京立即禁止所有日本海鮮進口。這對日本海鮮生產商、加工商和出口商造成了重大打擊,尤其是那些專門生產中國渴望的扇貝、海參的日本北部企業。
經營魚屋連鎖店Sakana Bacca的高管表示,「在排放開始之前,我們擔心消費者可能會遠離福島魚,但我們發現要求購買福島魚的顧客顯著增加」。另外,在中國禁止日本海鮮之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顧客不僅購買福島魚,還購買整個日本海鮮」。
Sakana Bacca表示,魚類檢測數據是讓消費者對福島海鮮充滿信心與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光有數據還不夠,信心也是關鍵的一環。
想吃魚應援 福島故鄉稅急增東京居民Sumie Nouchi 與朋友在該地區打完高爾夫球後,特地來磐城市的海鮮市場買魚。美聯社
《產經新聞》9月也曾報導,自從政府決定將福島核處理水排入海洋以來,透過繳納「故鄉稅(指民眾捐款給地方政府,故鄉納稅之捐贈額度在扣除2000日圓的自行負擔額度後,其餘額度可以最多全數折抵應付所得稅與地方稅,另外也會收到來自地方政府寄來的特產做為回禮)」來支持福島縣地方政府的運動越來越多。在回禮中,魚貝類頗受歡迎,並接連收到「想吃魚應援」的回應。
報導指出,福島縣東南部的磐城市,在8月22日核處理水決定排海後,故鄉稅急速增加。2022年,有2萬1522例,總計5億5087萬日圓(約1億1836萬元台幣),但從8月22日到9月7日短短17天內,數字增加了7354例,達到1億2228萬日圓(約2627萬元台幣)。
迄今為止,平均每天件數為40件,但決定排海後,該數字增加了10倍多,達到433例。捐款金額也從90萬1000日圓(約19萬元台幣)增加到719萬3000日圓(約154萬元台幣),增加約8倍。在600多種回禮中,被稱為「常磐もの」於福島捕獲的海鮮大受歡迎,已經售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