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國旗示意圖。路透社
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持續減少中,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12年高峰時期,居住於中國的日本人曾高達15萬人,但目前已逼近跌破10萬人大關,為近20年來最低水準。受日中關係緊張與日系企業在中國事業面臨苦戰等影響,日經指出未來有可能會持續呈現減少趨勢。
2022年居住於中國的日本人人數較2021年減少5%,降至10萬2066人。翻攝日本外務省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日本外務省的「海外日籍人數調查統計(
海外在留邦人數調查系統)」,2022年居住於中國的日本人人數較2021年減少5%,降至10萬2066人。假如2023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率超過2%的話,在中國的日本人將自2005年突破10萬人以後,約時隔20年來首次跌破10萬人。
報導指出,該項統計是以旅居申報為基礎進行合計。由於也有未提出旅居申報的日本人,因此研判實際在中國的日本人人數可能更多,但持續呈現減少趨勢的這點依舊不變。
日經指出,人數改變的轉捩點出現於2012年,當年9月日本將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化後,中國全境的反日示威遊行蔓延,日系超市、工廠遭人破壞。由於對在中國生活的不安感增強,2013年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比2012年大幅減少10%。
之後減少的狀況並未停歇,在這數年內新冠肺炎的感染蔓延也有影響。為了避免感染,許多的日本人都返回日本,透過遠端向中國法人傳達指示的動向也擴張了。即使疫情趨緩後,也有不少公司減少了派駐中國當地的人員。
近來不利狀況仍持續,8月由於積存於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在中國的反彈擴張。7月施行的新修訂《反間諜法》,由於難以弄清執行標準,因此日本人的警戒感漸增。
「貴公司還好嗎?」從今年春天左右起,派駐中國的日本人一見面,就會聊起《反間諜法》話題,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
另外,日系汽車製造業者在中國的販售也面臨苦戰,這也可能導致未來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減少。2023年夏天,Toyota豐田汽車等公司決定在當地合資公司啟動裁員。
今後,日本汽車在中國的銷售苦戰,也有可能波及到相關産業。承攬汽車相關工廠施工的日本大型建築企業的派駐人員表示,「打算認真在中國繼續拓展業務的汽車供應商,10家只有1家左右吧」。
由於各種因素層層加疊,日本人和日本企業對中國敬而遠之的動向擴張。日本大型醫療器械企業的派駐員工表示,很多企業都有一個共通的煩惱,那就是「沒有希望在中國工作的年輕員工」。
儘管存在風險,但在擁有14億人口、經濟規模世界第二的大國,對於企業的業務,仍存在巨大的商機。該如何面對中國?如何配置人才?今後日本企業可能會被問到更多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