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通話。圖為2017年11月9日,兩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握手。路透社資料照片
日中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11/24)致電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川普也致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說明與習近平通話內容。日媒報導,日方在川習通話前已知道相關安排;有學者分析,習近平此時致電川普,反映出的焦慮多於自信。
中方官媒新華社宣稱,習近平向川普「闡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中方宣稱,川普向習近平表示「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不過川普在社群平台發文談及這次通話時,對台灣隻字未提。《
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這次是習近平罕見主動致電川普。此前數十年,中國領導人鮮少主動與美國總統聯繫。
《
日經亞洲》引述一名日本官員透露,日本事先知悉川習通話安排,並強調美日政府協調順暢。日相高市早苗隨後表示,川普也已與她通話,簡要說明了美中關係現況。高市說:「川普說我和他是極好的朋友,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他。」
川普在貼文中表示,他已接受習近平邀請,將於明年4月訪問北京,也邀習近平明年稍晚訪美。日本分析人士預期,高市將在川普訪中前赴美,協調對中政策。
《日經亞洲》指出,習近平致電川普,意在引導華府接受北京偏好的看法,也就是高市近日的「台灣有事」言論是不必要的挑釁。
美國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計畫主任孫韻表示,北京致電意在要求華府「約束日本」,而非要求美方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正式立場。
不過,川普事後的反應顯示,他在台灣問題上仍維持不表態。
華府智庫民主防衛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國問題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則表示,這次通話是中方要求,「習近平選擇以二戰國際秩序的角度談台灣,這是一個戰略信號」。
辛格頓表示,中方擔心其他國家仿效日本,公開表示中國若封鎖或攻擊台灣會影響自身安全,因此「試圖在台海問題進一步國際化前,先向華府說定北京偏好的歷史與法律論述框架」。
辛格頓說,中方傳遞的訊號內容與時機「不像是出於自信,更像是出於焦慮」。
華府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常務董事但若雲(Rorry Daniels)則指出,中方顯然認為必須直接向川普傳遞強烈訊息,但川普如何接收這些訊息尚不明朗。
她表示,北京希望川普介入日本,要求高市對台灣相關言論道歉或撤回;「另一方面,習近平也想對內展示,若中國的台灣政策遭挑戰,他不會袖手旁觀」。
但若雲指出,川普在Truth Social平台發文提及與習近平通話時,完全未提台灣,顯示他可能對此議題格外敏感,或是根本不感興趣。
日本官員表示,無論如何,高市必須持續與川普互動。報導稱,高市的政治導師、日本故首相安倍晉三在川普第一任期時曾與他通話無數次,有時甚至長達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