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德國財長訪中關切供應鏈、烏克蘭問題 呼籲公平競爭

    2025-11-17 08:00 / 作者 朱紹聖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耳,攝於2025年10月23日。路透社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耳週日(11/16)啟程訪問中國,他表示,與中國對話是找到解決供應鏈不確定性、產能過剩等緊迫問題的關鍵,並呼籲建立開放且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強調競爭必須公平。

    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在為期4天的亞洲行程中,將赴北京參加德中金融對話,並與高層官員會晤,隨後於19日前往上海,再轉赴新加坡。他將成為德國聯合政府內首位訪問中國的官員。

    在北京對稀土和半導體實施管制措施後,德國加快了「去風險化」政策。克林拜耳在柏林表示,獲得關鍵原料以及減少中國在鋼鐵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產能過剩,對德國的經濟和就業非常重要,並補充說:「我們不迴避競爭,但競爭必須公平。」

    克林拜耳進一步指出,所有國家都肩負著維護開放且基於規則的世界貿易體系的責任,強調「經濟不確定性最終將傷害所有人」。儘管國際緊張局勢加劇,他仍將與中方尋求解決方案,並推動改善德國企業的市場准入。

    克林拜耳還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將是討論的話題,並指出這場衝突不僅針對歐洲,對全世界的經濟和穩定亦產生深遠影響,而「中國在結束這場戰爭上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10月底,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臨時取消訪中計畫,因為中方只為其安排與中國外長王毅的會晤,德方則認為應當安排更多的會晤活動。同時,北京方面對瓦德福多次公開批評中國的台灣政策表達了強烈不滿。

    克林拜耳此前接受德新社採訪時也談及台海的緊張局勢。他表示:「中方必須始終清楚,我們非常密切地關注著台灣。若發生軍事行動,注定會導致外界改變對中國的看法」,但感覺中國政府希望與德國合作,並且也欣賞「在政治對話中不掩蓋分歧,而是開誠布公」。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