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科技脫鉤 中國新創企業海外融資比重7年驟降約4成

    2025-11-16 14:37 / 作者 朱紹聖
    美中角力示意圖。路透社
    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加劇,《日經亞洲》今日(11/16)報導指出,中國新創企業正逐漸減少對海外創業投資的依賴,轉而更多地尋求地方政府融資,或對美中兩國的技術霸權競爭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新創企業主要透過兩種方式募資:接受海外創投公司以美元等外幣投資,或向國內投資者募集人民幣資金。根據中國金融資訊商「上海大智慧」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新創企業從海外籌集資金額為66億美元,佔總融資額的10%以上,遠低於2018年全年約50%的比例。

    數據進一步顯示,今年1至8月募集資金多數以當地貨幣計價。美元佔比在2010年代後期達到約50%,此後持續下降。總融資額在2021年達到峰值後持續下滑,主要原因在於美元計價投資的減少。

    跨國會計專業服務機構普華永道(PwC)資深經濟學家薗田直孝表示:「北京正在強化自身在中國新創生態系中的存在感。」根據美國研究公司PitchBook數子,今年1至3月間,政府相關投資機構參與融資的比例約達16%,較10年前不到5%的比重顯著提升。

    《日經亞洲》指出,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領導層自2020年前後開始收緊對高科技產業的管控,促使海外創投機構對在中國投資持更謹慎態度。而當美國國會隨後對投資中國提出國家安全疑慮時,部分投資者被迫剝離其在中業務。

    面對獲取外資日益困難的窘境,中國新創企業逐漸倚賴地方政府關聯基金填補資金缺口,這也讓產業格局開始重塑。2024年,在國家戰略重點領域如製藥、半導體、基礎材料及AI等領域的新創企業,獲得的資金規模已超越其他行業。

    同時,中國人工智慧公司「智譜AI」正在準備首次公開發行(IPO),由官方部分持股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將擔任此次IPO的主辦承銷商。報導認為,中國不久後或將湧現更多如智譜AI這類「國家政策型」的獨角獸公司。

    所謂「獨角獸公司」,是指成立不到10年,且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科技創業公司。

    然而,外資縮減對新創企業的投入,加上企業對政府資金的依賴日益加深,可能對美中兩國的技術霸權競爭產生重大影響。美國仍保有資金優勢,吸引全球投資湧入,其民間領域的AI投資額超過中國10倍以上。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