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義大利知名觀光城市威尼斯,今年6月下旬出現了一隻海豚,此後一直沒有離開;由於牠不時會以滑稽的姿態躍出水面,逗得民眾相當開心,大家為牠取名叫「迷莫」(Mimmo)。但迷莫實際上不是在表演,牠可能是不小心脫隊了,那些舉動是為了溝通和覓食之必須,潟湖的環境對牠來說非常危險,甚至可能致命。
綜合《歐洲新聞台》(Euronews)與《衛報》等報導,瓶鼻海豚迷莫在今年6月23日被威尼斯水上計程車司機堤菲(Manuel Tiffi)發現;據威尼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觀察,尼莫此後頻繁進出潟湖,但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
堤菲10月受訪時說,他通報尼莫的蹤跡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迷莫經常在船頭正前方游來游去,「牠似乎一點都不怕人」。
但迷莫的頻繁現身、跳躍,反而讓人類覺得有趣,有些人朝迷莫丟球、有些人駕快艇追牠,還有人組團追蹤迷莫的蹤影。
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迷莫吃魚。路透社
實際上,海豚的跳躍和一些看似逗趣的動作,是在溝通、覓食、驅趕寄生蟲或加速。專家也指出,海豚通常是群體出沒,迷莫獨自出現在威尼斯潟湖,本身就是一件頗奇怪的事。
威尼斯潟湖的環境完全不適合海豚生存,那裡水上交通繁忙,迷莫很可能撞到俥葉(船的螺旋槳)。引擎噪音可能讓海豚備感壓力,影響方向識別能力、以及和其他海豚溝通的能力。
海豚透過回聲定位進行導航,這種複雜的回聲系統是海豚建構周圍空間的方式。潟湖就像一個巨大的聲波陷阱,引擎噪音、水下設施的運作聲、人類的叫喊聲,就像用五顏六色的眩光直射人類眼睛一樣;義大利一間報社描述,「對海豚來說,威尼斯潟湖就像一個沒有出口的夜店」。
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瓶鼻海豚是義大利最常見的海豚,通常成群活動,但近年在亞得里亞海也出現過幾次單獨現身的案例。義大利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的擱淺救援小組專家彼得隆哥(Guido Pietroluongo)說,亞得里亞海常見瓶鼻海豚跟著漁民,「他們可能在追逐獵物時脫隊,結果發現自己來到人類活動的環境」。
彼得隆哥說,潟湖和海洋環境很類似,而潟湖裡的魚類資源更豐富,所以迷莫之所以會一直回到潟湖,是因為這裡覓食比較容易;他認為迷莫的方向感仍很好,現在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擾牠,「如果你在廣場上看到一隻獅子,應該不會上去擁抱牠吧,海豚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想把牠當朋友,但牠畢竟就是野生動物」。
擱淺救援小組專家和義大利海巡隊一直在監控迷莫的狀態,也嘗試幫助牠返回公海,但迄今似乎未見效。海巡隊呼籲各位船長不要靠近迷莫,至少保持50公尺的距離。
威尼斯民眾也發起「拯救海豚」運動,呼籲大家不要餵食迷莫,也不要丟東西到水裡來吸引迷莫的注意;一個威尼斯人告訴媒體,「我們這些水上計程車司機看到牠時會用無線電互相通知,提醒彼此注意安全,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謹慎,有人會丟球給牠,有人開船追牠,完全無視保護牠安全的建議和規定」。
2025年11月8日,瓶鼻海豚迷莫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潟湖水域出沒。路透社
2025年11月8日,威尼斯民眾呼籲大家保護瓶鼻海豚迷莫。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