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野動物園的一頭亞洲黑熊。美聯社資料照片
今年秋季,尤其是10月以來,日本熊攻擊、殺害人的事件急遽增加,嚴重爆發的熊危機已經迫使地方政府請求自衛隊出動。兩年前就曾預告日本熊害會達到這種程度的專家警示,今年已經出現130幾年都沒看過的熊入侵民家只為吃人的狀況。秋田縣今年初才卸任的前知事嚴詞表示,對抗熊害已是「戰爭」,必須全力應對。
在最近的日本媒體訪談中經常出現,研究日本黑熊50多年的日本亞洲黑熊研究所所長米田一彥向媒體表示,今年的熊害情況「攻擊性明顯提高到了完全不同的階段」。他表示,熊隻侵入人居地的模式,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模式。
前所未見的兇猛襲擊,前所未見的為吃人而侵襲米田一彥說:「以往直到10月上旬,大多是出現被大熊趕走的母子熊,或兩、三歲的年輕熊。年輕熊是最活躍的時期,雖然還沒有足以殺人致死的蠻力,但會跳起來攻擊頭部,導致嚴重受傷。被趕走無處可去的母子熊,在這個時期也常發生躲進建築物的事件。隨著季節推進,從10月下旬到11月,體型較大的熊才逐漸下山,造成重大死亡事故,這是往年的模式。」
他進一步說:「然而今年,重大死亡事故從10月初就開始發生,並一直持續至今。這顯然是異常事態。」
米田一彥過去已經多次警告「吃人熊」的問題,他指出,7月4日在岩手縣北上市和賀町發生熊隻闖入民宅殺害80多歲女性的事件,「極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以吃人為目的襲擊人類」,是過去130年來前所未見的首例。
他還提到,10月3日在宮城縣栗原市栗駒,有4人進入山區採蘑菇時遭到襲擊,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的事件。失蹤的女性遺體至今快一個月,仍未尋獲,使他極度憂心又變成一個「殺人熊」的養成溫床。米田一彥說:「熊在殺害人類後,會抱著遺體舔舐或啃咬,從而記住了人肉的味道,導致吃人熊的危害。」同一具遺體可能被不同的熊,尤其是家族的熊啃咬,時間拖得愈久,記住人肉味道的熊就會愈多。
米田一彥也指出,今年熊受害者出現的「屍首分離」、遭到拖走、被竹葉覆蓋等熊「護食」狀況,在在都顯示這些攻擊的熊,已經把人視為食物來源的獵物。
當日常生活都因為熊的威脅被迫消失,就是「戰爭狀態」今年4月才剛卸任的秋田縣前知事,曾經向抗議獵殺熊隻者喊說「那熊送去你家」的佐竹敬久,在接受日媒訪問時直接說:熊害已經是戰爭等級。
他指出熊害對於日本鄉村地區的致命性多重攻擊:「都市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進入山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很多老奶奶靠著採集山菜,一年賺個200萬到300萬日圓來維持生計。因為熊隻出沒,今年舞菇的上市量減少了。(岩手縣的)北上地區連祭典都取消了。」
佐竹敬久進一步說:「這樣下去,地方名產和活力就會消失,人口會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老人不能散步,孩子不能在外玩耍。因為熊的緣故,健康、成長、生活的一切都受到影響。變成這樣,就已經是戰爭了,戰爭!因為連平時的日常生活都過不了,跟戰時狀態沒有兩樣。」
2023年11月,一頭黑熊闖入秋田縣的商店,攻擊員工後躲在店內。當時秋田縣加以獵殺,遇到排山倒海的抗議電話與電郵。佐竹敬久下令公務人員接到這種電話直接「咖」一聲掛斷,或者要說「那你家在哪裡?住址給我,我把熊送去你家!」
鄉間老化人口稀疏,熊隻活躍侵入住人地佐竹敬久表示,他住在鄉間,親眼看過被熊襲擊者的悲慘遭遇,雙眼瞎掉,被熊掌撕毀到面目全非,不敢出門,一輩子就這樣毀了。
他痛斥城裡人一廂情願的愛護動物心態,表示目前的熊害根本不是人侵入熊的居住區域,反而是鄉間人變少了,熊變多了,是熊正在侵入人的區域。他說:「由於人口減少,人類居住的地方越來越遠離山區,導致近郊山林正在『原生林化』,森林變得茂密富饒,熊隻數量增加,因此牠們才靠近人類的生活場所。」
佐竹敬久進一步指出實際的熊侵入狀況是官方統計數字的數倍:「有些村莊區域只有1000人居住,卻有2000頭熊。雖然縣政府製作了目擊情報地圖,但實際出沒數量是地圖上的3到5倍。因為每報案一次,就得配合警察做筆錄。每天都出沒熊的地方,根本不可能一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