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出訪亞洲。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出訪亞洲多國,是重返白宮後首次踏上這塊重要區域。川普將先赴馬來西亞、日本,緊接著是在南韓登場的「川習會」。不過中國官方迄今未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南韓與川普會面,也讓川普的亞洲行壟罩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下。
川普週一在白宮會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時表示,他即將前往馬來西亞、日本和南韓訪問,並將在南韓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場邊和習近平會面。他還說可能明年初造訪中國:「我希望對中國好,我愛我與習主席之間的關係,我們有很棒的關係…我已經收到邀請前往中國訪問,而我可能明年初造訪,我們已經大概說定了。」
川普亞洲政策不明
然而中國迄今並未官宣習近平將在南韓與川普會面。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說,川普第二任期的首次亞洲行充滿了不確定性。她表示:「這趟行程似乎一開始就充滿不確定性。外界確實對他(川普)能夠去哪裡表達讚賞,但我不認為此行能消弭多少該區域對他的立場質疑。」
另有專家指出,川普重返白宮後撤換多位外交政策官員和國安顧問,新上任的人多為對川普的忠誠者而非專業外交人員,川普的亞洲政策迄今仍不明朗。
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的葛林說:「大家都在等著看,他最終會在此(亞洲政策上)採取什麼立場。」
前拜登政府時期擔任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也說:「現在白宮沒有多少官員在進行這部分的工作。種種一切都讓我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未知領域。」
「川習會」結果可能有三
對於可能登場的「川習會」成果,杜如松預料只會有三種情況:「達成協議、沒有協議,或是一場災難。」杜如松還說,北京先前限制稀土出口,成功讓川普在關稅措施上退讓,讓北京變得更加大膽。他表示:「中國覺得他們已經摸清川普總統的底牌。他們認為如果在這點上進一步相逼,他就會退縮。」
川普亞洲行其他重點:韓美貿易+泰柬和平協議
川普此次亞洲行的另一大焦點則是美韓貿易談判。曾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的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任柯特勒(Wendy Cutler)說:「目前談判出現一些動能。但我不會過度解讀,因為仍有一些基本的分歧議題必須獲得解決。」
柯特勒還說,貿易談判會拖到最後一刻並不罕見,但這次「同時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在赴南韓APEC峰會前,川普將參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峰會(ASEAN)。東協峰會雖是每年舉辦,但川普第一任期時僅透過視訊與會一次。川普這次首次親自參與東協峰會,讓他又有機會調停亞洲地區的一大衝突。
泰國與柬埔寨於今年夏天爆發邊境衝突,川普威脅商方停火,否則就會撤銷與兩國的貿易談判。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說:「他們願意一起赴會,並討論如何避免更大的經濟挑戰。」
馬來西亞外交部表示,川普期待能在東協峰會上見證雙方簽署和平協議。
至於訪日行程,川普將與日本可能的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會面。高市被視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策接班人。而安倍與川普關係良好,分析認為,高市可望繼續承接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