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法國總統馬克宏於丹麥哥本哈根出席一場非正式歐洲峰會。美聯社
法國內閣總理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6日閃辭,震撼法國政壇,這已是總統馬克宏第2個任期中折損的第6位總理,顯示法國政局之不穩。如今馬克宏面臨強大壓力,要求他提前舉行國會改選,否則就辭去總統職務。
馬克宏多次強調,將會做完到2027年的任期。但內閣總理連續換人,讓過去只存在於政治邊緣的「辭職呼聲」,如今進入主流,成為1958年法國建立第五共和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之一。
路透社報導,47歲的馬克宏本週被媒體拍到獨自漫步在巴黎塞納河畔,看起來深深陷入沉思。
馬克宏2017年第一個任期的首任總理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7日在RTL電台呼籲,「現在該由新總統打破僵局」。
菲力普說:「總統必須面對國家失能的現狀,做出符合其職責的決定。在我看來,這意味著為確保制度延續而有秩序地離任。」
勒克努雖已於6日提出辭呈,但7日仍在進行最後努力,希望組成新政府。勒科努5日晚公布新內閣名單後,立即引起各方強烈反彈,無論盟友或反對派都批評這是「延續而非改變」。
勒克努的內閣僅「存活」14小時,創下法國近代最短命政府紀錄。即使已遞了辭呈,馬克宏仍要求他與反對派再度協商,試圖挽救局面。
勒克努獲得2天時間,將於7日與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和保守派、即所謂的「共同平台」領導人舉行會談,討論能否就新內閣達成一致。
然而,要在國民議會取得多數席次,勒克努仍需爭取社會黨支持,尤其是為了通過明年度預算案。
除了菲力普,馬克宏其他的政治盟友似乎也逐漸疏遠。去年曾短暫擔任總理的艾塔爾(Gabriel Attal)在TF1電視台受訪時直言批評:「和許多法國人一樣,我再也無法明白總統的決策邏輯。」
菲利普在民調中被視為最有機會領導中間陣營接班的下任總統人選,他是2天內第二位與馬克宏保持距離的前總理之一。
現任內政部長、保守派「共和黨」參院黨團主席荷泰佑(Bruno Retailleau)表示,不希望黨派被納入「馬克宏領導的廣泛聯盟」,但也未完全排除重新執政的可能。
極右派領袖、「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前黨魁雷朋(Marine Le Pen)則要求提前舉行國會大選。「國民聯盟」目前在民調中居首,去年6月在法國國會選舉首輪得票最高,大受威脅的馬克宏立刻組成左派聯盟,在決選擋下國民聯盟。
雷朋今年3月逼法國法院判決非法挪用政治公款罪名成立,禁止參加選舉,亦即她無望挑戰2027總統大選。
法國政治不穩已衝擊市場,投資人尤其關注法國削減龐大預算赤字的能力。法國股市6日下跌1.4%,法國公債與德國公債的收益率利差攀升至6個月新高。
已退休的70歲巴黎居民格里斯說:「真是一團亂,讓人難過。」
在南部蒙彼利埃,計程車司機曼蘇爾(Soufiane Mansour)感嘆:「現在全世界都在看笑話。我們在歐洲成了小丑,真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