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委員會展示諾貝爾和平獎獎章的複製品。路透社
諾貝爾和平獎即將於下週五(10/10)揭曉。一直渴望獲得此獎項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若他今年未獲得和平獎肯定,就是「對美國的侮辱」。但專家表示,奉行「美國優先」政策的川普不太可能是和平獎得主。
研究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學家斯坦納森(Oeivind Stenersen)直指,川普得獎「完全無法想像」。他說,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在各方面都與諾貝爾獎所代表的理念背道而馳」。
斯坦納森表示:「諾貝爾和平獎旨在捍衛多邊合作主義,例如聯合國…川普打破這項原則,他只走自己的路,單邊主義。」
川普近日多次聲稱,他重返白宮後化解了7場武裝衝突,值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但川普也曾自嘲說,諾貝爾委員會不可能把獎項頒給他。
有專家指出,川普所聲稱的和平仲介含有誇大成分。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長哈加格(Karim Haggag)說:「諾貝爾委員會應該審視這些所謂的促和努力是否有明顯的成果。」
據報導,今年共有338名個人和實體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但確切名單得保密50年才能對外公布。
哈加格表示,和平獎較可能頒給那些默默耕耘、不會大聲嚷嚷的個人或組織。他指出,「這些調解者通常被世界所遺忘,他們所在的地區也是被世人遺忘的衝突區」,例如蘇丹、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等。蘇丹的緊急應變室(Sudan's Emergency Response Rooms )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是一群冒著生命危險的志工,在戰火下協助人民得到溫飽。
此外,「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和「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CPJ)也是得獎呼聲高的組織。
奧斯陸和平研究所所長葛拉格(Nina Grager)表示,今年有許多戰地記者殉職,尤其是加薩走廊。她說:「從來沒有像今年一樣,單年就死了這麼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