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習近平透過影片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發表演說,宣示中國將在2035年將碳排量自峰值減少7%至10%。新華社
中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週三(9/24)在聯合國氣候峰會首度宣布減碳目標。但多位專家嚴厲批評,這樣的目標遠不足以避免全球性的氣候災難。
美聯社、《衛報》指出,中國碳排量佔全球31%以上,領先各國,且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減排幅度與速度將決定全球能否維持在相對安全的升溫範圍內。
習近平週三在聯合國大會的氣候峰會透過影片發表演說,宣示中國的目標是在2035年將碳排量自峰值減少7%至10%。但這遠低於專家認為可行且必要的 30%。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在聯合國大會致詞時,將氣候危機斥為「騙局」,並未出席翌日的氣候峰會。習近平在演說中含蓄影射美國,稱「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但「個別國家逆流而動」。他強調國際社會必須「把握正確方向」。
但習近平也表示,全球綠色轉型應堅持「公平公正」,「充分尊重發展中國家(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權」,藉由轉型「縮小而不是擴大」南北差距。
《衛報》引述氣候治理智庫 E3G 的布朗(Kaysie Brown)直言,中國的2035目標「嚴重不足」,既與中國經濟「脫碳」進程不符,也背離自定的2060碳中和目標。
中國提出的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NDC)提出,要讓非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超過30%,並將風能與太陽能裝機容量擴充至 3600GW,達到2020年的六倍多。
目前,綠能已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逾一成,佔GDP成長約四分之一。不過中國依舊嚴重依賴煤炭,且習近平政府仍大力支持煤電。雖然中國曾在2021年承諾要「逐步減少」煤炭,但目前仍在規劃新建煤電廠。
週三的氣候峰會是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特別召開,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主持,逾100國領袖出席,聚焦於各國遏止煤炭、石油與天然氣排放的具體計畫。聯合國副秘書長穆罕默德(Mohammed),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會議後,約有100個國家(約佔全球碳排量三分之二)提出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對抗氣候變遷的計畫或承諾。
除了中國以外,歐洲也跟進提出一項尚未正式定案的新氣候計畫。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on)表示,歐盟成員國上週已同意減排目標介於66%至72%之間。歐盟將在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11月於巴西召開前正式提交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