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埃及國家博物館的一只3000年歷史的法老金手鐲遭到偷竊,之後被熔化成黃金原料製作成金飾。美聯社
埃及當局週六(20日)表示,一只有3000年歷史的古埃及法老黃金手鐲,本月初在開羅知名的埃及國家博物館遭到偷走後,已經被銀樓熔化成黃金製作成其他首飾。這只約等於中國西周時期、在羅馬建立之前就存在的金手鐲,以約11.5萬台幣的售價就銷贓賣掉了。
美聯社報導說,埃及旅遊與文物部長法西(Sherif Fathy)在當地時間週六(20日)晚間的電視談話中表示,這只手鐲在9月9日被盜,當時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為一個即將在義大利舉辦的展覽準備文物。他將此歸咎於博物館內部執行程序的「鬆懈」,並表示檢察官仍在調查此案。
博物館文物修復室內遭竊這枚手鐲鑲嵌著一顆青金石珠子,是大約3000年前的法老阿蒙霍特普(Amenemope)的文物。當局表示,金手鐲是在博物館的一個修復室被盜,然後經過一系列文物商人之手,最終被熔化。部長稱,該修復室沒有安裝監視器。
埃及內政部表示,目前已有四名嫌犯被捕接受訊問,其中包括一名博物館的修復專家。
據埃及內政部透露,被捕的修復專家承認把手鐲交給了一位在開羅經營銀樓的熟人。這件手鐲隨後以約3800美元(約11.5萬台幣)的價格賣給了一位金飾店老闆。最終這只手鐲以約4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另一家金飾店的工匠,他把手鐲熔化,用於製作其他黃金首飾。
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展示大量數千年歷史的文物,是觀光客造訪的勝地。美聯社
國際黃金現貨價格在今年屢創新高,該手鐲被偷時國際金價已達每英兩3600美元以上,這只金手鐲可能是以接近或低於黃金價格的價錢售出,完全不考慮其文物價值。
上週二(16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的金礦石樣本也遭到偷竊,其中含有的黃金市值約60萬歐元(約2133萬台幣),但博物館表示其歷史價值是「無價之寶」。
埃及內政部在週四(18日)的一份聲明中說,嫌犯們已經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贓款也已查獲。內政部還發布了一段監視器影片,顯示一名店主收到手鐲、稱重並付錢給其中一名嫌犯。
三千年珍寶被竊埃及考古學家呼籲暫停外展這件有著三千年歷史的珍寶被盜,讓許多埃及人感到痛心,一些人質疑博物館的安保措施,呼籲加強對文物寶藏的保護。
著名埃及考古學家漢娜(Monica Hanna)呼籲暫停海外展覽,直到實施更好措施以確保文物的安全。埃及人權律師阿德利(Malek Adly)稱這次盜竊事件是給政府的「警鐘」,並表示需要為展覽廳和倉庫中的文物提供更好的安保。
根據埃及國家博物館的記載,阿蒙霍特普法老在埃及第21王朝時期,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塔尼斯統治埃及。阿蒙霍特普法老統治時期約在西元前1001年到992年,同時期在中國約是西周初期,羅馬建城則是在約兩百年後的西元前753年。
開羅埃及國家博物館藏有大量數千年古文物,是觀光客造訪的勝地。美聯社
塔尼斯的皇家陵墓群於1940年被法國考古學家蒙泰(Pierre Montet)發現。該陵墓群挖掘出約2500件古代文物,包括黃金面具、銀質棺材和黃金珠寶。這批系列文物於2021年與巴黎羅浮宮合作進行了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