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訂單大減 中國出口成長跌至半年新低

    2025-09-08 14:45 / 作者 國際中心
    美國洛杉磯港的中國貨櫃。攝於2010年10月。路透社資料照片
    中國當局今天(9/8)公布8月進出口數據,出口成長降至6個月低點,且低於市場預估,反映了美中關稅休戰帶來的短暫提振作用已消失。不過,其他市場的需求仍為北京緩解了部分壓力。在內需疲軟與外部風險交織之下,當局仍試圖藉出口支撐經濟。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4.4%,低於彭博社調查預估的5.5%(路透調查預估為5%),也不及7月的7.2%,是半年來最疲弱表現。

    此外,8月中國對美出口年減33.1%,已連續五個月出現雙位數跌幅;相較之下,對東南亞10國出口年增22.5%,對歐盟出口成長10%,對非洲出口則上升26%,對拉丁美洲的出口也有所增加。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儘管中國企業努力分散市場,但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堪比美國每年吸納逾4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消費力。

    此外,8月進口年增1.3%,也低於市場預估的3%。8月貿易順差達1023億美元,高於7月的982億美元,但仍不及6月的1147億美元。

    上海港8月處理的貨櫃數量創新高,全國港口連續五週單週處理超過650萬個貨櫃,顯示出口量持續攀升。

    彭博新聞指出,中國對歐洲、東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的順差不斷擴大,若下半年維持相同增速,全年順差將超過1.2兆美元。

    不過,中國新出口訂單指數已跌至數月低點,顯示未來海外需求恐持續走弱。

    彭博經濟研究評論指出,當前中國首要任務是提振消費,以抵銷出口疲軟帶來的壓力。預計中國政府將持續推出相關政策。」

    經濟學人智庫(EIU)高級經濟學家許天辰則表示,中國的出數據「仍算不錯」,出口韌性「比我們預期的更持久」。

    美中兩國在8月11日同意將關稅休戰延長90天,目前美方對中國商品關稅稅率30%,中方對美國商品則維持10%關稅,但雙方似乎無法就後續路徑達成共識。經濟學家警告,一旦美方關稅突破35%,中國出口商將難以承受。

    歐亞集團中國事務主管王丹表示,中國的出口表現迄今仍不錯,雖然對美出口下跌,但其他市場的需求比去年更強。部分出口其實與中國企業的海外工廠有關,這些工廠仍需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零組件。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7月再發出威脅,將對「洗產地」的中國商品加徵40%懲罰性關稅,外界關注中國廠商是否還能透過轉運來維持出口。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是否在第四季加碼財政刺激方案,以提振內需,將是後續觀察重點。不過,當局近期對汽車汰舊換新補貼計畫採取更嚴格的控管,且在數省用罄分配款後並未積極補充資金。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