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等不到美國承諾與戰爭結束 是否加入烏克蘭安全保證、歐洲國家陷兩難

    2025-09-04 15:51 / 作者 莊蕙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9月3日抵達法國艾里賽宮,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路透社
    英國和法國預定4日在巴黎召開會議,討論烏克蘭戰後安全保證。在美國未堅定承諾提供援助、俄烏戰爭見不到結束可能的多個變數下,歐洲國家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美聯社報導,由英法發起的「志願者聯盟」,近幾個月來一直在討論對烏克蘭的援助,包括在可能停火的情況下,規畫軍事支援,以嚇阻俄羅斯未來可能的侵略。

    法國總統馬克宏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都堅持,任何歐洲對烏克蘭的「保證」部隊,都需要美國的支持。

    然而除了戰爭仍在繼續、俄國沒有停火跡象,美國是否參與烏克蘭安全保證也懸而未決。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暗示美國會參與,但是他和俄國總統普丁上月的阿拉斯加峰會沒有任何具體成果,川普既未能說服普丁停止軍事行動,也未促成普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面對面會談。

    川普多次表示對俄羅斯總統普丁「失望」,對俄國發出通牒,都未奏效。且阿拉斯加峰會後,川普未再呼籲立即停火,也沒有對俄國進一步實施制裁。

    阿拉斯加峰會後,歐洲領導人與澤倫斯基齊訪白宮會晤川普,美歐及北約軍方高層也討論支持烏克蘭議題,但有關嚇阻莫斯科未來衝突的安全保證,至今仍沒有具體細節出爐。

    前軍方將領與專家指出,歐洲正處於困境;他們不知道美國願意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停火的性質為何,或美國是否會遵守承諾。同時,普丁是否會同意停火也極度不確定,因為一些俄方官員一向否認此事。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歐洲安全專家阿諾德(Ed Arnold)說:「當你甚至沒有明確任務時,要談論詳細的行動計畫,坦白說是不可能的。」

    英法倡議的「志願者聯盟」約包含30個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但所謂提供基輔安全保證的「保證部隊」只是其中一部分。

    英國、法國和愛沙尼亞都表態願意向烏克蘭派兵,以嚇阻普丁再度進攻。但波蘭官員表示不會參與,而是專注於加強北約在東歐的安全。

    巴黎「戰略研究基金會」特別顧問艾斯布爾(François Heisbourg)表示,目前「沒有跡象」會在沒有停火的情況下派出任何部隊,因為風險太高。

    儘管澤倫斯基表達談判意願,但停火協議目前並不在選項之內,尤其是因為美俄領導人的立場。

    川普上月18日在白宮會見歐洲領導人時,收回先前的停火要求,改口稱他認為和平協議是更好的選擇。

    這番言論顯示川普立場向俄國靠攏,且允許莫斯科在和平談判進行時繼續在烏克蘭作戰。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之後則表示,結束敵對行動已更加遙遠,還強調莫斯科不會接受澤倫斯基簽署的任何和平協議,因為俄方視他為非法總統。

    艾斯布爾反問:「如果普丁不想要停火,而川普也不呼籲停火,那停火的機會還有多大?」

    阿諾德認為,即使烏克蘭達成停火或和平協議,也不確定能否對普丁形成足夠嚇阻,對歐洲國家來說依然「非常非常危險」。

    英法倡議的行動仰賴美國提供情報支援,以及美國空軍在烏克蘭以外地區的嚇阻力量。

    艾斯布爾說:「西方願意擊落違反停火的俄羅斯飛彈,或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發射裝置的意願幾乎為零。」他指出,任何對停火違反的回應,可能都要視「俄羅斯實際殺了多少西方士兵」而定,「而沒有人願意過於提早去想這件事」。

    施凱爾今年3月告訴盟友,駐烏克蘭的部隊至少需要1萬人,若加上輪調與休整,則可能需達3萬人。

    阿諾德指出,作為聯盟領導者,英國應該派出一個5000人的旅,若考慮輪調和休整,則約為1.5萬人。

    他表示,這數字佔英國陸軍可動員兵力的約30%,並可能造成「棘手」問題:英國為非北約盟友烏克蘭投入的兵力,可能超過為北約盟友愛沙尼亞投入的人數。

    歐洲官員指出,這些部隊可能參與訓練烏克蘭士兵,並駐紮於遠離前線的地區,但仍存在遭俄羅斯飛彈與無人機攻擊的高風險。

    美國歐洲陸軍前司令霍吉斯(Ben Hodges)則說,如果西方部隊沒有明確任務,就被部署在烏克蘭城鎮,「將完全沒有可信度,那根本無法讓俄羅斯人感到震懾」。

    此外,歐洲領導人也在掙扎,要不要相信川普及其團隊的承諾;而英國、法國與德國的民粹政黨崛起,也讓未來對烏克蘭的支持出現變數。

    這意味著,對基輔的任何安全保證,未來都可能極度脆弱。

    阿諾德說,對於川普是否會履行對歐洲的承諾「完全沒辦法保證」;他指出,川普曾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伊朗核協議。他指出,這意味著歐洲國家無法依賴川普在停火遭違反時下令美軍行動,因為「他有時會說是,有時會說不是」。

    艾斯布爾認為,由於川普排除基輔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再加上實施安全保證仍有重重障礙,歐洲領袖可能會選擇投入「更多錢購買武器」支援基輔。

    阿諾德同意這個看法,對歐洲國家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就是給基輔「大量的槍砲和彈藥」。他說,「沒有容易的出路,尤其對歐洲人而言,沒有任何選項是好的選項」。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