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的核電站興建技術成熟,但未來進軍海外市場恐受阻。圖為南韓蔚山的古里核電廠。美聯社資料照
據南韓媒體近日報導,南韓前總統尹錫悅任內大力推動核電出口,更拿下5300億元台幣的大訂單,將在捷克興建2座核電廠,但卻傳出尹錫悅政府為確保該訂單,在今年1月,由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HNP)與美國企業「西屋電氣」,簽訂一份合約,條款曝光後,遭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批評,根本是「終身奴隸契約」,為了短期的核電出口政績,出賣國家及核電主權。
尹錫悅親赴捷克敲定核電出口案 背後竟藏「不平等條件」據韓聯社與路透社報導,2022年南韓時任總統尹錫悅宣誓就職,與前一任總統文在寅的反核路線不同,尹錫悅一上任就高喊重振核電產業,並承諾在2030年之前,要出口10座核電站。
2022年,俄羅斯原子能建設出口公司(ASE)將埃及4座核電站的部分建設工程,分包給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HNP),價值高達3兆韓元(約660億元台幣),同年南韓又與波蘭簽署框架協議,評估在波蘭中部建設4座1400兆瓦核反應堆的可行性。
捷克政府2024年7月宣布,將韓國水力核電公司,選定為杜科瓦尼2座核電站建案的首要談判對象,不過,美國公司「西屋電氣」(Westinghouse)主張,韓國水力核電公司的新型核電站APR1400與APR1000,均是以西屋公司的技術為基礎,試圖阻止南韓與捷克之間的訂單。
2024年9月南韓時任總統尹錫悅出訪捷克,試圖確保捷克的核電站訂單。翻攝尹錫悅IG
尹錫悅當年9月直接赴捷克,試圖保住這筆建設金額24兆韓元(約5300億元台幣)的大訂單,10月兩國確定談成合約,是尹錫悅推動核電出口的一大政績。不過,今年8月,南韓各家媒體陸續指出,南韓與捷克談成合約的背後,可能涉及相當不平等的交換條件。
出口1座核電站「要付美企250億」 未來50年禁足歐洲?據《首爾經濟》本月19日報導,為了讓捷克核電出口案順利推動下去,韓國水力核電公司與韓國電力公社,今年1月與西屋公司簽訂一份「讓步協議書」,內容規定數項不平等的條件。
根據該協議的規定,每當韓國水力核電公司與韓國電力公社,出口1座韓國型核電站,就必須與西屋簽訂6.5億美元(約198億元台幣)的「物品及服務採購合約」,並支付1.75億美元(約53億元台幣)的「技術使用費」,總計高達8.25億美元(約252億元台幣)。
簽訂合約示意圖。取自Pexels
不僅如此,協議的規定還包括:如果核電站的出口地區是捷克或沙烏地阿拉伯,核電站燃料100%由西屋公司供應,其他地區也須有50%;如果南韓出口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次世代核電,仍需通過西屋的「技術自立檢驗」;韓方可出口核電的地區,僅限於捷克、中東、中亞、東南亞、非洲、南美。由於該協議的有效期限為50年,等於南韓在未來50年內,將北美、歐洲等地的核電市場拱手讓人。
執政黨要求廢除協議 痛批尹錫悅傷害「核電主權」《韓民族日報》指出,根據這項協議以及先前敲定的條件,以總價值24兆韓元(約5300億元台幣)的捷克核電案來說,14兆韓元(約3100億元台幣)分給捷克當地企業,西屋可分得2.3兆韓元(約5百億元台幣),南韓自家企業可分得利潤恐怕會大幅縮水,好處都被國外企業拿走。
南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本月19日在國會發表聲明,要求廢止該協議並追究相關責任,「當初(尹錫悅政府)說要遵守企業的保密義務,拒絕向國會進行說明,結果產業部、韓國水力核電公司與韓國電力公社,親手簽下了這份『終身奴隸契約』。」
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長韓貞愛痛批:「西屋公司介入,導致捷克核電訂單受阻,尹錫悅政府為了打破僵局,簽下不平等合約,這件事已獲確定」、「即便我國企業開發出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自主機型,只要西屋不同意,就無法出口」、「這是出賣技術主權、核電主權,甚至將國家財富外流的『賣國行為』。」
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長韓貞愛痛批尹錫悅賣國。翻攝韓貞愛IG
南韓總統府發言人姜由楨當天下午也表明,已指示產業部調查事實,「韓國水力核電公司與韓國電力公社都是公營機構,在簽約過程必須遵守法律及規範,將調查是否合乎程序及原則。」
在野黨反指關稅談判「把肝膽都掏出」 業界也有不同聲音據韓聯社報導,外界對前總統尹錫悅的批評,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頗不以為然,國民力量黨院內代表宋彥錫8月21日,在國會的會議中表示:「今年1月我方與西屋達成的協議,不僅是為了捷克的核電訂單,也為我們未來進軍美國市場,打下了第一步,是一場雙贏的談判。」
國民力量黨院內代表宋彥錫駁斥賣國說法。翻攝宋彥錫臉書
宋彥錫說明:「從與美國建立中長期的核電合作關係來看,這份合約對韓國核電帶來更大的正面效益,如果要把這項合約視為不利契約,那李在明政府在關稅談判中,提出3500億美元(約10.7兆元台幣)的投資,以及1千億美元(約3兆元台幣)的能源採購,才是把肝膽都掏出來的『乙巳條約』吧。」乙巳條約是1905年日本帝國逼迫韓國簽下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使韓國事實上淪為日本殖民地。
據《韓國經濟》報導,本月20日南韓核電業人士透露,韓國水力核電公司與西屋今年1月達成的協議,適用對象為OPR與APR型號的核電站。
1990年代,南韓從「燃燒工程公司」(Combustion Engineering,現已併入西屋)引入核電技術,開發出第二代核反應爐OPR1000,目前南韓的主力機型,是進一步發展的第三代核反應爐APR1400,預計在杜科瓦尼興建的2座核電站,則是縮小容量的型號APR1000。
一名核電業界高層說明:「合約的50年期限及看似不平等的條件,的確會讓國民很難接受」、「但只要韓國水力核電公司成功開發新技術,並證明與西屋的原始技術不同,就不會適用這項合約。」
2025年8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路透社
韓美之間是否簽下「不公平協議」,爭議持續延燒,有評論指出,未來韓國水力核電公司,可能會與西屋成立合資公司,讓南韓進軍美國核電市場,以化解目前的問題,更一度有人期待,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談時,能協商出解決方案,但當天兩人並未談及該問題,未來如何發展值得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