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黎智英在香港國安法實施首日接受美聯社專訪。美聯社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被香港特區政府指控違反港版國安法一案,將於14日開始進行結辯,也就是庭審進入最後階段。他的兒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再度向國際社會求援,表示父親「時間不多了」。
黎崇恩在英國倫敦接受「日經亞洲」專訪時說:「情況非常現實,他隨時可能發生不好的事,就只是因為他的年齡。」
77歲的黎智英被依港版國安法逮捕後,已被單獨囚禁近1700天。港府聲稱,單獨監禁是「他本人要求的」,但他的兒子否認此說法。
黎崇恩說,父親的牢房沒有自然光,在炎熱的香港夏季,氣溫可能高達攝氏40度。他還說,父親患有糖尿病,過去外號「肥佬黎」,如今在獄中體重大幅下降,「現在沒有人能說他『肥』了」。
黎智英2020年12月遭覊押,但審判直到5年後才開始;案件原定審理80天,至今已持續145天。此外,他還因一宗合約糾紛被提控詐騙罪,判刑5年9個月。
英國外相拉米(David Lammy)上月表示,如果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在拘禁中身亡,將是「一場災難」,也是「中國及其國際聲譽的一個巨大錯誤」。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5月初接受媒體專訪時曾
透露,將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提出黎智英遭關押的案件。
黎智英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審判開始後曾被拒絕領聖體,這個情況直到去年9月由天主教媒體《The Pillar》報導後才曝光。黎崇恩透露,之後黎智英雖獲准領聖體,但仍不被允許望彌撒。
黎崇恩說:「這就是香港政府現在的樣子,對吧?他們看到全世界憤怒,才給他這麼一點人性上的施捨。」
港府回覆日經亞洲置評請求時,引用黎智英在港律師的話稱,他「一直以來在獄中獲得適當的待遇與照顧」。
香港懲教署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致力確保羈押環境安全、人道、適當且健康,並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以及適時和適當的醫療支援。」
在英國一直為父親奔走的黎崇恩,已會見過多名工黨政府官員,包括今年6月與拉米會面,敦促他們採取更多行動爭取父親獲釋。但他提出與英國首相會面的請求,已超過2年未獲回覆。
去年7月就任英國首相的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正尋求與中國政府關係「重置」,試圖把前保守黨政府的對中強硬立場「翻篇」。
此外,施凱爾今年也可能訪問中國。
黎崇恩說:「如果黎智英還在獄中,這段關係怎麼可能正常化?我們要把英國公民在香港因爭取自由而被捕當作正常化嗎?」
英國外交部發言人向日經亞洲表示,此案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之一,「我們持續呼籲香港當局結束出於政治動機的指控,並立即釋放黎智英」。
今年6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40屆中歐人權對話結束後,歐盟正式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黎智英。黎崇恩說:「我認為歐盟已經意識到事態的緊迫性,這就是他們加入呼籲釋放他的原因。」
他也表示,釋放父親符合「香港的最大利益」,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向世界展現善意的「簡單之舉」。
黎崇恩說:「如果從中國的角度思考,他已經受到了懲罰。繼續把他關到死,對香港或中國都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