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泰國曝談判難關:將維族人遣返中國激怒美國 越南零關稅令鄰國為難

    2025-08-01 16:12 / 作者 李寧怡
    泰國代總理普譚,攝於2025年7月3日。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7/31)公布對等關稅新稅率前,宣布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但詳情多不明朗。其中泰國在前一天才與美國達成協議,但關稅稅率直到週四才由白宮揭曉,為19%。官員透露,美方在談判時提出的不滿之處,有許多與貿易無關,其中泰國在2月將40名維吾爾人遣返中國,就令美方非常在意。

    川普在4月2日宣布「解放日」對等關稅措施時,東南亞因經濟大幅仰賴出口貿易,所受衝擊最大。當時他宣布對泰國商品加徵36%關稅,對越南關稅46%,對馬來西亞24%,對印尼32%,對柬埔寨更高達49%。如今這些國家的關稅均降至19%。

    路透社報導,泰國代理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週五(8/1)表示,美國將泰國產品稅率自36%降至19%,「是一件好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東南亞國協(ASEAN)10國2024年對美出口總額達4770億美元。其中越南最為依賴美國市場,出口總額高達1370億美元,約佔其GDP的30%。

    於是,越南政府最先與美方展開協商,也成為東南亞一個與美國達成減稅協議的國家。根據川普的說法,雙方達成協議,將原本46%的關稅降至20%,而越南則承諾對美國進口商品全面零關稅。

    令人玩味的是,越南官方對此協議未發一語。目前沒有協議細節、無簽署文件,部分報導甚至指出,越南並不認同川普所說的數字。不過,「全面零關稅」卻成了美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談判的標準。

    報導指出,泰國對美出口規模也相當龐大,去年對美出口超過630億美元,佔總額約2成。

    照理說,泰國應該早早出現在華府談判桌前,但泰國不像越南是共產黨一黨專政,可由少數領導人迅速拍板決策。

    就和美國的堅實盟友南韓、日本一樣,泰國也面臨國內政壇與民意壓力。況且泰國目前的脆弱聯合政府由多方勢力組成,內部派系林立、立場分歧。

    此外,泰國某些與貿易無關的行為惹怒了美方。今年2月,泰國政府無視時任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的警告,將40名已滯留超過10年的維吾爾庇護申請者遣返中國。美國隨後對泰國相關官員祭出制裁。

    一名泰國貿易官員向BBC表示, 5月與美方談判時,美方仍對此事表達不滿。

    此外,一名在泰國任教數十年的美籍政治學者,今年4月遭軍方控告觸犯泰國刑法中的「冒犯君主罪」,隨後還遭法院批准羈押。他的控罪後來被撤銷,但也被迫離境。

    凡此種種,讓泰國非但未能成為談判先鋒,反而殿後。

    開放農產品市場令泰國頭痛

    泰國貿易團隊也對美方開出的條件備感頭痛,特別是要求開放泰國農產品市場。這是當地最受保護的產業之一。

    泰國的食品產業極具規模。像是全球農產品巨頭之一卜蜂集團(CP Group,又名正大集團),就是泰國最大的企業之一。美方的要求對泰國來說無異於痛處。

    一名泰國貿易官員說,越南「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承諾對美國商品零關稅,「讓我們這些不可能全面開放的國家陷入困境」。

    此外,泰國人愛吃豬肉,養豬業非常重要。泰國養豬協會一直遊說政府不要取消對美豬的高關稅。養了1萬2千頭豬的豬農沃拉武(Worawut Siripun)說:「美國農民的生產規模比我們大得多,成本也低。所以他們的豬肉價格一定便宜,我們國內農民根本撐不下去。」

    泰國週五(8/1)已表示,將開放美國豬肉進口,但不會超過泰國消費量的1%。

    外界推測,卜蜂集團等農產品巨頭也在遊說泰國政府,不要開放家禽、玉米等市場。根據BBC了解,泰國官員每次在華府談判後,貿易團隊與內閣部長之間都會爆發激烈爭執。

    製造業盼早日達協議

    然而,泰國製造業卻迫切希望與美國達成關稅大幅降低的新協議,而製造業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遠大於農業。

    在協議宣布前,泰國SK Polymer公司副總經理蘇帕(Suparp Suwanpimolkul)表示:「如果真的課36%,對我們會是災難。」該公司生產各類橡膠與合成材料零件,用於洗衣機、冰箱、冷氣機等等,「我敢說,你家裡至少有一樣產品含有我們的零件。」

    蘇帕表示,公司約20%營收來自美國,但若計入含有其零件的最終產品,比例會更高。

    他表示,公司的利潤率本來就低,若稅率維持在20%或25%以內,還能靠削減成本撐過去。但他最擔心的是不確定性:「拜託我們的政府,趕快達成協議,讓我們能好好計劃。」

    對電子製造商來說,20%的稅率也還算能接受,這是泰國的重要產業之一。

    泰國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商HANA Microelectronics生產印刷電路板、積體電路、RFID標籤等各類電子元件。執行長韓理查(Richard Han)表示:「如果整個區域的稅率都差不多在20%,買家就不會去找替代供應商,這筆稅就只是美國消費者要付的消費稅而已。」

    對泰國政府來說,既然起步已晚,談判又舉步維艱,能達成協議本身就已鬆了一口氣。由於協議細節尚待敲定,通常需時數年,因此要如何落實協議也是以後的事,而且不只泰國如此,連富裕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都得疲於奔命,應對川普變幻莫測的貿易政策。

    韓理查說:「這一切總有一天會停止吧?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遊戲規則會怎麼變,所以大家只能慢慢等,看未來要怎麼玩這場新遊戲。」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