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7月20日晚間在競選總部,對參議院選情進行記者會。路透社
日本國會參議院週日(20日)進行改選,自民黨與公明黨共組的執政聯盟幾乎確定輸掉過半多數地位。日本首相石破茂料將面對龐大的下台壓力,市場投資人將聚焦很快就要到期的日美關稅談判。
到週日半夜,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說,自民–公明聯盟勢將失去日本國會上議院的多數地位。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統計的開票狀況,截至當地時間午夜,自民黨在本次改選中只取得34席,公明黨只拿到6席,遠低於需要維持參議院過半所需的50席。
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已拿到20席,另一大在野黨國民民主黨大舉拿下16席,原僅有1席的極右翼的參政黨更是已拿下11席。執政聯盟的總席次與在野黨總席次以115對116的狀況膠著,尚有17席未開出。
日本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其中一半。NHK報導,本次選舉的投票率估計達57.9%,比起3年前的52.05%投票率高出許多。
石破茂在週日晚間的記者會中示意將繼續擔任首相,尤其是面臨美國將在8月1日開始對日本商品開徵25%關稅,他需要「全心」解決關稅談判。但是自民黨內部對於他上任以來,自民黨連續在眾院、東京都議會以及參院三場大規模選舉中表現不力,勢將出現逼宮聲浪。
路透社分析,投資人憂慮的「最糟狀況」是日本政局不穩,執政黨與在野黨都搶著敞開荷包討好選民,則日本舉債與赤字問題將更嚴重,可能導致日本股市、債市與匯市同時「三殺」的狀況。
不過,新加坡瀚亞投資公司(Eastspring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管經理Rong Ren Goh向路透社表示,他認為市場已經充分理解日本執政聯盟敗選的風險,風險也已經反映在市場價格中,應不至於有太大的市場波動。
他表示,市場將會關注鬆綁財政的政黨將最終贏得多少席次,以及美國8月1日的關稅談判期限。觀察的焦點將會是立憲民主黨與參政黨的席次狀況。
石破茂被歸類為日本的「財政鷹派」,他堅拒調降目前日本10%的消費稅(食品為8%)。包括白米在內的民生物價大幅上漲,政府不願降稅,被視為自民黨本次選舉失敗的重要原因。
消費稅是日本政府除了舉債以外最大的收入來源,在截至2025春季的財政年度中,估計消費稅徵收25兆日圓,貢獻日本政府總預算的21.6%。消費稅是否在壓力下調降,將會大幅影響日本政府財政狀況。
而且,面臨美國可能調高關稅,衝擊日本的產業,許多分析師估計日本政府今年秋季還會另外舉債10兆日圓支應特別支出,使日本財政赤字更加惡化。
日本國債已經是全國一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50%,是全球已開發國家最高的負債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