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遲遲沒有結果 卡在哪些地方?

    2025-07-02 18:14 / 作者 陳家齊
    越南海防港的貨櫃碼頭。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解放日」全球關稅的暫停時間,即將在一週後的7月9日到期。川普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在4月初信心滿滿表示,全球各國將爭先恐後迅速與美國簽訂新的貿易協議,暫停的90天內很快就能看到90個協議。但80多天過去了,至今為止川普政府僅有與英國達成綱領式的協議,以及與中國達成關稅戰「停火」的協議。

    那麼,簽不成協議的關鍵在哪?

    川普政策的不穩定性

    7月9日的期限是川普單方面訂下的,但是川普也屢次表示時間表由美國單方決定,他可以延後期限,也可以提前。川普近日也宣布他可以直接中斷協商向貿易對手國寄出帳單,告訴該國馬上要面對多高的關稅。

    而除了對全體進口商品開徵的「對等關稅」外,川普對於「國安領域」的產業類別也各自施加關稅,目前已經對汽車與鋼鋁產品施加單方關稅。各國憂慮,在川普已宣布的其他「國安領域」,像是晶片、木材、稀土等產品的關稅尚未明朗化之前,趕著與美國簽約,不是聰明的作法。

    這些類別關稅也更加不可捉摸。6月初,川普就在沒有預先通知以及和盟友協商的情況下,直接把鋼鋁產品的關稅加倍調漲成50%。

    各國民意的反彈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在歐巴馬時期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傅洛曼(Mike Froman)向《華爾街日報》說:「我們常常忘記別的國家也有自己的國內政治要考量。」

    這在日本首相石破茂的處境中尤其明顯。日本持續積極與美方接觸,希望可以儘快達成協議,但是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度,讓石破茂的顧問警告他必須要堅守一些立場,否則在7月20日的國會參議院選舉中,可能面臨大敗。

    川普1日譴責日本不買美國的米,所以他考慮直接對日本課徵30%或者35%的關稅。先不論日本已經買了相當金額的美國米,米農是石破茂所屬自民黨的重要票倉,能否在貿易協議中保護米農,直接牽動自民黨執政基礎。

    特定產業問題

    川普的談判團隊希望聚焦在「對等關稅」,也就是美國對各國貨品普遍徵收的關稅稅率。但包括歐盟、日本、南韓在內,許多國家都要求談判必須一定解決特定產業的關稅問題,目前以鋼鐵和汽車最為凸顯。

    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記者說,日方雖然願意讓美國對日本車徵收一定的關稅,但無法接受目前的25%稅率,認為至少要降到接近10%。而美國這一邊,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聚焦在7月9日之前簽約快快拿出戰果,不想觸及談判更廣泛的特定產業關稅。

    跟誰談?

    川普自然是美國關稅政策的最後決定者,但他不可能和一百多個美國貿易夥伴分別對談。談判的任務交付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貿易代表葛里爾身上。

    但作為美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也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利益攸關的盟友,代表日本談判的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往往在從東京出發赴美時,都還不知道能見到誰。他7月1日從第七次訪美行程返回日本時說:「我從羽田機場出發時,大多是在無法確認行程表的狀況。」

    在這趟最近一次的訪美行程中,赤澤亮正見不到貝森特。而他與盧特尼克的三次會談,只有一次親自見到面,其他兩次都是打電話。

    中國因素

    越南等國曾多次被點名是很快就能與美國簽約的國家,然而儘管越南和柬埔寨願意大幅降低對美關稅,開放市場,美方和這些東南亞國家遲遲簽不了協定。

    《華爾街日報》引述熟知內情人士報導,白宮要求這些東南亞國家必須與中國劃清界線,阻止中國貨繞道該國洗產地,也還要阻止中資轉赴該國建廠、設立運輸據點。一名亞洲官員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們覺得這是在逼他們選邊站,然而目前這些國家的經濟與中國和美國都密切相關,難以如此一刀分。

    各國的底線

    從最近的報導來看,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體都願意接受大約10%的輸美「基本」關稅稅率,但不能超過太多,而且其他如鋼鋁、汽車等產業類別稅率也應降到接近10%。

    市場目前冷靜看待7月9日的「大限」,美國股市在過去一週還屢創新高。Gama資產管理公司駐日內瓦的投資組合經理梅洛向彭博新聞說:「應該是雷聲大雨點小。」他預計「美國將會延後實施大部分的額外關稅,但會維持(目前)10%的稅率。」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