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Ascend910C。翻攝自華為官網
在美國箝制AI晶片供應下,中國科技巨擘華為據說正加速推出最新AI晶片並將於下月底收到最新測試結果。一旦測試成功,可望取代輝達(NVIDIA),成為國內AI晶片的主供應商。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週日(4/27)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華為(Huawei)已接洽部分中國科技公司,測試華為最新人工智慧晶片「昇騰910D」(Ascend 910D)。華為預計會在5月底收到首批處理器測試樣本。
知情人士說,最新的AI晶片研發仍在初步階段,預計還得經過一連串測試才能確認該款晶片的表現效果,以及是否適合客戶所需。
WSJ報導說,華為希望最新的AI晶片勝過輝達的H100。2022年推出的H100晶片是目前科技業廣為運用的訓練AI模型晶片。
在前美國拜登政府的管制下,輝達不得銷售高端AI晶片給中國實體。但可在無需出口許可下繼續販售H20晶片赴中國市場。但自川普重返白宮後,相關限制進一步收窄。輝達本月稍早表示,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必須擁有出口許可證才能將H20晶片銷往中國。輝達也因此在今年第一季度認列55億美元(約1787億元台幣)虧損。
WSJ指出,輝達遭出口限制後,可說是替華為和寒武紀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兩間中國科技大廠創造機會和市場。
華為今年共出貨逾80萬枚「昇騰910B」和「昇騰910C」晶片,客戶包括中國國營電信業者和短影音平台「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消息人士透露,在川普政府限制輝達出口H20晶片後,部分客戶已與華為洽談欲購買更多「昇騰910C」。
據報導,作為圖像處理單元的「昇騰910C」晶片,性能相當於輝達的H100晶片,運算能力及記憶體容量是「昇騰910B」的兩倍,在支援多樣化AI工作負載數據方面也有所提升。但使用過「昇騰910C」和H100晶片的工程師表示,華為的晶片仍略遜輝達一籌。
此外,華為在製造晶片上也有相當大阻礙。全球最大晶圓製造廠台積電被要求不得為華為製造晶片。而中國的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則被拒絕取得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在種種限制下,華為高層聚焦在打造更有效率且快速的系統來發揮其晶片效能,而不是單純提升單枚晶片性能。
今年4月,華為發表CloudMatrix 384,一個結合384枚「昇騰910C」晶片的運算系統。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套系統在部分狀況下的表現優於輝達使用72枚Blackwell晶片的旗艦運算系統。不過華為的CloudMatrix 384勢必會更耗電力。
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SemiAnalysis在一份報告中寫著:「雖然昇騰效能只有輝達Blackwell的1/3,但有5倍的量,足以彌比性能上的差距。在中國,電力不足確實存在,但不會構成發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