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境外勢力」催票 加拿大大選以對付川普為主軸

    2025-04-27 08:30 / 作者 陳家齊
    加拿大保守黨黨魁傅勵治(左)與現任總理、自由黨黨魁卡尼4月17日參加大選電視辯論。路透社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全面改選即將在4月28日(週一)進行投票。這場選舉是加拿大前總理杜魯多極為不得民心,宣布下台引起。但是美國總統川普「併吞」加拿大的野心以及關稅戰爭,卻瞬間成為加拿大選戰的主軸。這使得接替杜魯多領導加拿大自由黨的卡尼(Mark Carney),有可能繼續帶領自由黨執政。

    五大湖的對面是敵人

    杜魯多領導加拿大自由黨2015年開始執政,但他執政末期極不得民心,使自由黨支持度跌到30%出頭。加拿大的房價、租金飆升、生活成本上升、通膨這些國內民生因素,看起來勢將推倒自由黨的執政時代。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社

    但是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後,他威脅要併吞加拿大成為「第51州」,率先對加拿大課徵汽車關稅,已激起加拿大民眾的愛國心。卡尼接替杜魯多成為看守總理後,目前為止對美國的應對符合加拿大民心。

    相較之下,被形容為「小川普」的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面對選情一夕翻盤。保守黨原本大幅領先自由黨多達25個百分點,這些優勢完全蒸發。4月23日YouGov網站公布的民調顯示,自由黨享有約42%支持度,保守黨僅有38%。

    這使這場選舉成為從1988年以來,加拿大選戰第一次是由外國問題主導。1988年,加拿大是在爭論是否簽署日後成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美加自貿協定,憂心經濟主權可能被奪取;現在,加拿大選民面臨川普對整個加拿大主權的威脅。

    曾擔任杜魯多顧問的公共事務諮詢公司Compass Rose的策略師蘇克斯(Marci Surkes)說:「(川普)總統的行為對加拿大的政治衝擊、心理衝擊以及商業衝擊,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在3月初加拿大廣播公司(CTV)進行的一項調查中,36%的受訪者表示,川普是影響他們投票的最重要議題。經濟議題以29%成為第二。

    危機專家對決政治老手

    現年60歲的卡尼在3月14日接任之前,完全沒有政治經驗。加拿大總理是由國會議員選出,但自身不必要是國會議員,這使並非議員的卡尼可以在贏得自由黨黨魁選舉後,由總督任命成為總理。卡尼在這次選戰中才第一次要出馬競選國會議員。
    加拿大總理,自由黨黨魁卡尼4月23日在卑詩省競選造勢。路透社

    但是卡尼的公共事務經驗極為豐富,並可說是戰績顯赫。他擔任加拿大央行總裁時,協助加拿大度過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被評為金融海嘯中七大工業國(G7)應對最佳的央行總裁。

    2013年卡尼離任加拿大央行總裁,馬上被聘為英國央行總裁,成為罕見當任過兩個國家總裁的人物。卡尼在英國央行總裁任內處理了英國脫歐(Brexit)的各種金融經濟風波,同樣飽受好評。

    這使得卡尼的形象可說是「危機處理專家」,面對加拿大當前的關稅威脅與經濟問題,卡尼顯得更有資格應對。《經濟學人》估計,卡尼勝選成為新總理的機率高達88%。

    45歲的保守黨領袖博勵治年紀比卡尼小上一輪,但他是極度老練的政治人物,2004年就當選國會議員至今,歷任加拿大社會部長等閣員職務,並在2022年成為加拿大保守黨黨魁。
    加拿大保守黨領袖博勵治4月23日在新斯科細亞省進行選舉造勢。路透社

    評論認為博勵治是非常會看風向的精明人物,屬於民粹型領袖。在川普威脅降臨前,博勵治喊出的口號主要是「加拿大破產」,譴責杜魯多的政策讓加拿大民不聊生,債台高築。而當川普開始威脅起加拿大的主權與經濟,博勵治現在的口號是「加拿大優先」。但這也和川普的「美國優先」口號如出一轍,博勵治路線與川普路線太相像,導致他現在民調落後。

    有哪些政黨參選?

    除了卡尼的自由黨與博勵治的保守黨,加拿大傳統上還有一個左翼小黨新民主黨(NDP),以及主要提倡魁北克獨立的「魁人政團」(Bloc Quebecois),加拿大的綠黨也參選。但這些小黨幾乎不成勢力,本次大選主要目標是保住國會席次。

    根據YouGov的民調預測,在加拿大國會的343席中,自由黨可能拿下182席,構成穩定政府;保守黨預估有133席,是最大在野黨。魁人政團可能有23席,新民主黨4席,綠黨1席。奪下172席或以上的政黨可組成穩定政府,但如果不滿172席,就變成第一大黨組少數政府。杜魯多過去幾年就是以少數政府在加拿大執政。

    誰能投票?

    年滿18歲的加拿大公民全都可以投票,無論是在海外或是正在監獄服刑。但是,負責加拿大選舉事務的加拿大選舉局(Elections Canada)局長依法不能投票,以表示政治中立。

    此外,由英國國王查爾斯任命的加拿大總督,代表英國王權,傳統上也會避免牽涉政治事務,不會投票。

    如何投開票?何時知道結果?

    通常在選舉日當天晚間,選舉就大勢底定,雖然完全計票還要花更多時間。加拿大國會選舉選區是以簡單多數決勝,該選區拿到最多票的人就當選。

    不過,由於這次選情較為激烈,投票率預計也高,一些選區可能要計票較久才能分出勝負。台灣時間可能在29日(週二)中午或下午就知道投票結果。

    選民可以親自投票或郵寄選票。加拿大已經在4月18日開始開放提前投票,海外加拿大人與受刑人、軍人在4月22日之前可以申請選票,勾選後寄出選票。

    加拿大仍舊維持最傳統的紙質選票,並由投票所人員手工開票計票,不使用計票機。

    投票所現場會提供鉛筆讓選民勾選,但是使用自備原子筆或其他簽字筆也可以投票。加拿大選舉局表示,他們保持在投票所提供鉛筆的傳統,是因為一些墨水筆可能乾得不夠快,滲透汙損選票。

    28日的選舉日當天,郵寄選票收件截止日期是加拿大東部時間傍晚6時(台灣時間29日早上6時),逾期不收。加拿大有6個時區,其中5個時區會在東部時區晚間9時30分(台灣時間29日早上9時30分)結束投票,最西邊的卑詩省投票到加拿大東部時間10時。

    投票結束後投票所將進行現場開票,因此投票一結束就會開始有選票數字進入加拿大選舉局,立即在網路公布。郵寄選票通常在選舉日次日才會計算,避免有人郵寄選票,又親自到投票所多投一票。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