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下午抵達首爾高等法院,等待二審判決。美聯社
據南韓媒體報導,南韓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的熱門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違《公職選舉法》,最高法院今天(4/23)宣布,明天繼續開庭審理其官司案。分析指出,法院似乎在加緊腳步,趕在6月3日總統大選前作出判決,李在明是否能順利參選總統,仍面臨變數。在對手陣營「國民力量黨」方面,第一輪黨內初選於昨天落幕,前勞動部長金文洙、議員安哲秀、前黨魁韓東勳、前大邱市長洪準杓,4人將進入第二輪初選,爭取與李在明對決的入場券。
官司風險:10年內不能選總統據《朝鮮日報》報導,南韓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的熱門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嫌在大庄洞開發案中參與土地變更,以及變更南韓食品研究院在盆唐區柏峴洞的土地用途,但他談論這些案件的發言,被指控是散布假訊息,遭檢方依違反《公職選舉法》起訴,南韓最高法院今天宣布,將於明天繼續審理本件官司案。
本案一審結果於去年11月宣布,李在明遭判1年有期徒刑,緩刑2年,不過今年3月26日二審結果逆轉,李在明獲判無罪。最高法院似乎在加快審理腳步,如果今年6月3日南韓總統大選前宣判三審結果,將決定李在明是否能參選總統。
如果李在明終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緩刑,不僅無法繼續擔任國會議員,10年內也不能競選總統。
前法官分析「最快5月初宣判」據《韓民族日報》報導,根據選舉法的規定,一審法院須在起訴後6個月內作出判決,二審及三審分別須在3個月內作出判決,因此三審法院最遲須於6月26日前,對李在明的官司案作出判決。
一名前高等法院法官接受《韓民族日報》採訪,他認為:「李在明的官司雖然引起大眾關注,但並不是複雜的案件」、「如果在正式選舉期間宣判,可能影響選舉,因此可能5月初就會作出判決。」南韓總統大選的正式競選活動,將於5月12日開跑。
報導指出,如果最高法院在大選前沒有作出判決,且李在明於6月3日順利當選總統,屆時最高法院是否應暫停審理本案,將成為一大爭議,南韓法律界許多聲音認為,為了維持政府穩定施政,應暫停審理現職總統的官司案。
對手陣營第二輪初選在李在明面臨官司風險的同時,對手陣營「國民力量黨」已於昨天(4/22)完成首輪初選,8名參與初選的戰將當中,前雇傭勞動部長金文洙、議員安哲秀、國民力量黨前黨魁韓東勳、前大邱廣域市長洪準杓,共計4人晉級第二輪初選。
議員羅景垣、前議員梁香子、仁川廣域市長劉正福、慶尚北道知事李喆雨4人在首輪初選止步。
據《朝鮮日報》分析,晉級第二輪的4人當中,對戒嚴事件形成兩派意見,金文洙與洪準杓反對彈劾前總統尹錫悅,安哲秀與韓東勳則支持彈劾尹錫悅,因此預計在二輪初選中,將對戒嚴風波進行激烈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