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5)日表示,台電5月、6月、7月已經由虧轉盈,
今年全年可望損益兩平;
至於截至今年6月底帳上仍有4,369億元的累積虧損該怎麼處理,台電沒有參與政府決策的空間,要看政府態度,包括行政院能否編列相關預算,以及立法院是否支持。
根據台電財報,受惠國際燃料價格回穩,以及去年2度調整電價,今年5月已小賺40億元、6月又賺130億元,7月營運狀況待本周召開董事會確認後公布,預計可以繼續賺錢。
曾文生表示,影響台電營運成本最大的燃料價格,國際油價每桶約在65至70美元中間盤整,天然氣價的日韓基準價格(JKM)約在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12美元上下波動。
曾文生也特別澄清,影響國際燃料進口成本的還有匯率因素,新台幣兌美元今年上半年一度大幅升值;
根據中油公司財報,今年上半年中油天然氣事業部已賺81億元,因此今年沒有中油幫台電承擔氣價的情況。據了解,中油天然氣事業部獲利部分,仍未扣除總公司所要分攤的各項費用,也仍未計入政策性吸收部分,而今年1-6月,天然氣政策性吸收已達96.4億元。
曾文生說,在國際燃料成本緩步下降的基礎上,加上去年2度調整電價,台電今年損益兩平的機率很大。
至於台電帳上仍有4,369億元的累積虧損該怎麼處理?曾文生舉例,韓電去年就已損益兩平,但韓電未降價,持續透過盈餘打消累積虧損。
台電要採取什麼路徑解決,則要視政府的態度,包括行政、立法2大政府部門的態度。台電對對這些政府決策「沒有參與決定的空間」,亦即累虧要怎麼處理就是看政府的態度。
曾文生重申,台電之所以有巨額累虧,是「在那一段最艱難的時刻,台電是扛著責任,讓台灣通貨膨脹沒有飆升」,從客觀數據看,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通膨控制也有確實的成果;台灣最關鍵的2大輸入性通膨,能源及糧食,台電已擋住了部分的輸入性通膨,讓國內電價相對穩定,台電也因此付出代價,讓整體國民受惠。
他說,以政府預算補貼支應電價,台灣不是獨有,全世界都有,希望政府能一起考慮,將4,000多億累虧處理掉。
曾文生並強調,政府過去協助台電的3,000億元中,只有500億元是真正撥補給台電的,其他2,500億元是增資,增資無法抵消虧損;另外,台電也顧及民股權益,沒以減資方式打消累積虧損。
至於行政院已在韌性預算、災後重建特別預算各編列200億元、102億元給台電。曾文生說,各界如果樂意幫台電爭取預算補貼,台電都非常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