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中國江蘇省連雲港的工人正在搬運準備出口的稀土。路透社資料照片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草擬一項行政命令,將深海關鍵金屬納入庫存,做為日後對抗中國箝制稀土出口的手段。
中國日前為了反制美國關稅措施,宣布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
《金融時報》週六(4/12)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指出,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草擬一項行政命令,允許儲存在太平洋海底發現的多金屬結核物(Polymetallic nodules)。這些約馬鈴薯大小的結核物是數百萬年海水高壓形成,內含鎳、鈷、銅、錳等製造電池、電線和彈藥所需金屬,此海底金屬結核物也有微量稀土礦物。
報導說,將海底金屬列為戰略儲存將有助於美國趕上中國在太平洋深海海底開發腳步。知情人士表示,將海底金屬列入戰略儲存地位,將有助於美國立定相關法律,並加速發展岸上深海擴產加工能力。
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的國家安全會議幕僚長葛瑞(Alexander Gray)直指,由於中國越來越把深海礦產視為與美國經濟和軍事競爭領域,因此白宮聚焦此領域具有相當重要性。他說:「正如川普政府在造船和關鍵礦產領域的廣泛關注,促使美國政府更聚焦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野心之處。」
熟知該項草擬行政命令的人士向《金融時報》表示,美國未來若與中國爆發衝突,而中國限制出口稀土等關鍵礦物出口時,深海礦物的戰略儲存將讓美國得以擁有大量所需礦物,而不必受中國牽制。
反對開發深海礦產者則認為,採礦將危害深海生態,同時也質疑開採後的產業鏈能否與中國的成熟產業鏈匹敵,並與印尼的低價鎳礦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