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川普「解放日」的全球關稅是什麼

    2025-04-02 15:40 / 作者 陳家齊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時回答媒體提問。路透社
    美國白宮已經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在台灣時間週四(3日)清晨4時,宣布所謂的「對等關稅」計畫。儘管細節尚不明朗,這次的關稅行動常被視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關稅壁壘行動,以下是對於這項關稅的問答集。

    「對等關稅」是什麼?

    川普在上一次擔任總統以及長期的競選過程中,都認為世界各國利用WTO、區域貿易協定等自由貿易體系,剝削美國,使美國製造業掏空,工人長期失業。

    他認為其他國家用高關稅或者限制進口、操縱匯率等方式,人為壓低美國製造產品的競爭力,才會有今天的結果。因此,他認為應對所有其他國家實施「對等」的報復措施,而這將以抽關稅的形式,來讓外國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失去競爭力。

    關稅什麼時候抽?

    白宮已經宣布美東時間週三(4月2日)下午4時,川普與內閣成員將會在白宮玫瑰花園宣布關稅措施。目前川普政府的談話顯示,關稅將立即生效,4月3日就開徵。

    關稅怎麼抽?

    這將是白宮玫瑰園儀式中最重要的解謎。因為川普對於廣泛的對外關稅怎麼抽,先前一再改變過主意。

    目前,消息顯示川普政府可能對幾乎所有國家、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齊頭課徵約20%的關稅。這樣做的優點是簡潔容易實施,但問題在於,齊頭課徵一樣稅率,顯然就不是針對各國不公平貿易手段的反制,其實已不算是「對等關稅」。

    齊頭關稅是川普先前在競選時屢屢談到的方法,但是當他1月下旬正式就職後,川普政府拋出「對等關稅」的概念,出現了第二種課徵方法。

    在理想狀況下,對等關稅是美國將對各國擬定不同的關稅稅率,反制各國不同的貿易障礙狀況;但實際上,與美國交易的國家多達約200國,一個一個算出對等關稅稅率,是一項不太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完成的浩大工程。

    而第三種折衷的方法,就是把各國依照其關稅貿易障礙的嚴重程度,分成三級,把各國分類歸入三個關稅等級,課徵三種稅率的其中一種。

    這一方式在先前報導中曾被提及,但據說遭到川普團隊推翻。理論上,分成三級而非200國的不同關稅是較簡便的做法,也保留了一定的「對等」精神,畢竟對貿易障礙愈高的國家課徵較高的關稅,低貿易障礙國家課徵較低關稅,看來比較合理。

    第四種狀況是川普政府放棄第一時間對全球各國開徵對等關稅的做法,只針對對美國貿易出超金額最大的十幾個國家先行開徵關稅。這裡談到的是「骯髒15國」,其中就包括台灣。這種開徵方式也讓關稅實施會變得更加簡潔,其他國家的關稅後續繼續再補上。

    課徵關稅的目的是什麼?

    川普明言進口關稅高漲將使美國人更願意購買美國產品,廠商把製造產線遷入美國,這樣就可以不必繳關稅,從而振興美國的製造業。

    但另一方面,川普看來又想透過加徵關稅的方式,填補美國國庫的財政漏洞。美國聯邦政府負債已經超過34兆美元,是川普要對付的重點問題。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包括對等關稅在內,加抽的關稅將使美國聯邦政府10年內獲得額外的6兆美元稅收,這可以成為填補財政漏洞的一環。

    但這兩個目標其實互相矛盾:如果川普成功振興美國製造業,讓美國人改買美國貨,美國進口額將會降低,抽到的關稅也會下降。而如果是想用抽關稅獲得額外收入,應該希望的是美國產品競爭力更差,進口貨更多,就能抽到更多的關稅。

    4月2日將宣布生效那些關稅?

    除了「對等關稅」,川普政府先前其實已經宣布課徵多種進口關稅,許多獲得延後實施,到期時間就在4月初,因此當天可能將有多種其他關稅生效。

    川普已經宣布,將從2日開始對所有從購買委內瑞拉石油或天然氣的國家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對委內瑞拉商品施加新關稅。

    對進口汽車的25%關稅將於4月3日開始生效,整車進口的汽車將從午夜起開始徵收,並在接下來幾週內擴大適用到其他汽車零件,在5月3日完成。

    而川普3月初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宣布加徵的25%關稅,當時是緊急暫時豁免汽車零件與大量產品,豁免期也在4月初到期。川普很可能在2日的場合中宣布加墨關稅全面開徵。

    哪些關稅已經生效?

    川普從2月4日開始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於3月4日將稅率提高至20%。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包括對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產品徵收15%的關稅,對美國原油徵收10%的關稅,並從3月10日起對美國農產品徵收最高達15%的關稅。

    此外,川普3月稍早還擴大了對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將兩種金屬的關稅統一提高至25%,並取消了先前的鋼鐵關稅豁免,同時提高了鋁產品的關稅,這些措施於3月12日生效。

    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已經有產品遭開徵關稅。如加拿大的鉀肥和能源產品需支付10%的關稅。

    未來還會有更多關稅嗎?

    川普已威脅對銅、木材、藥品和電腦晶片等產品另外加徵進口關稅。對於有關鍵戰略意義的產品,川普政府顯然很有興趣用高關稅壁壘,逼迫廠商在美國境內重新拓展產能。

    另一名義上並非關稅,但實質上也是一種關稅障礙的抽稅,是川普政府考慮對所有中國製造的商船課徵100萬到300萬美元的「入港費」。這一行動就是為了重振美國衰微的造船業,對中國目前已掌握全球逾半船舶產能的狀況,做出應變。

    而如果川普週三公布的關稅遭到各國報復,川普可能宣布加徵更多「反報復關稅」。先前,川普對於歐盟報復關稅針對美國波本威士忌感到不滿,就表示要對所有歐洲酒額外課徵200%關稅。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