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體塑膠微粒迅速增加 最新研究曝:恐與中風和心臟病有關

    2025-02-04 15:48 / 作者 李寧怡
    2024年4月23日,聯合國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塑膠相關的會議期間,會場外放了一個塑膠垃圾做的裝置藝術。美聯社
    一項週一(2/3)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過去二十多年來,人類腦組織中的塑膠微粒顯著增加,突顯了塑膠污染的危害,而且可能與中風和心臟病有關。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科學家檢驗2024年數十名死者的腦部、肝臟、肺臟組織,發現其中的塑膠微粒濃度都遠高於1997年的死者。同一年的死者當中,腦組織中的塑膠微粒濃度也高於肝臟和肺臟。

    在此之前,也有其他科學家在人體的血液、精液、母乳、胎盤、骨髓中發現塑膠微粒。義大利去年的研究顯示,塑膠微粒可能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發的風險。

    英國《衛報》、《金融時報》報導,本週一發表的最新研究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研究人員分析了新墨西哥州2016年28名死者與2024年24名死者的腦部、肝臟與腎臟組織樣本,發現這些死者腦組織中的塑膠微粒濃度都遠高於其他組織,2024年死者的腦部、肝臟塑膠微粒濃度也高於2016年的死者。

    此外,失智症患者腦部的塑膠微粒濃度是其他死者的6倍,不過科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患者大腦受損,因此塑膠微粒沉積較多,不一定表示塑膠微粒會導致失智。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藥學系教授康本(Matthew Campen)是研究主要作者,他表示,2016年至2024年間人類體內的塑膠微粒濃度增加,直接反映了「整體環境中的塑膠微粒上升」。不過他也表示,年輕與年長死者腦組織內的塑膠微粒濃度差異不大,顯示人體或許有能力排出有害物質。

    新墨西哥大學團隊在1997年與2013年也分別檢驗過美東死者的腦組織,與最新研究比對後,顯示人類大腦中的塑膠微粒濃度確實呈現上升趨勢。

    近期分別有研究顯示,母體胎盤中的塑膠微粒與胎兒早產有關;而人體血液中的塑膠微粒則可能引發腦血栓與神經行為異常。還有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可能導致人體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擴散。

    地球上最常見的塑膠原料是聚乙烯,普遍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佔所有塑膠製品的75%。科學家在人體腦組織中發現的塑膠微粒大多是奈米級塑膠碎屑。康本指出,這些碎屑大多是由「很古早」的塑膠分解而成,因此應注重管理舊的塑膠廢棄物。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學者則指出,這項研究的樣本數較少,塑膠微粒在人腦沉積的影響還有待更多研究。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