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強宣讀政府工作「安全」出現29次 反映中國民間焦慮氛圍升高

    2024-03-06 10:53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總理李強(右)在人大會議上。路透社
    中國本週舉行全國人大會議,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安全」一詞出現29次、「風險」24次,頻率皆是習近平上台以來最高,反映出中國民間的焦慮與不滿升高,中共眼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或者以傳統的說法,就是「維穩」。

    《日經亞洲》報導,分析習近平上台後、自2013年以來的每屆人大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李強這次宣讀中提及了29次「安全」,比去年的33次「穩定」還要多,但今年的報告內容明顯比去年短,如果以篇幅來看,「安全」在報告裡出現的頻率比去年的「穩定」還要高。

    除了「安全」,今年還用了24次「風險」,頻率也是近10年來最高的。這反映出中國高層強調國安、暗示盡快平息社會動盪的立場。

    《日經亞洲》指出,這些施政方針的變化,是在中國民間焦慮感越來越深的狀況下出現的。中國結束新冠肺炎「清零」政策一年多來,經濟復甦緩慢,過去一年來各種天災,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地區(京津冀)的大規模洪災,都讓民眾質疑政府的處理能力,中共擔憂這些情緒可能轉變成反對政府的行動。

    李強稱,政府將採取更多惠民、暖心措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報告也向大眾暗示,政府已經接收到大眾的一些想法,例如報告裡承認「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仍然多發」。

    此外,「房地產」和「房貸」共出現了8次,是習近平上台後政府工作報告裡出現最多次的一回,凸顯民間對經濟不滿的情緒。據官方數據,截至今年1月,中國70個主要城市裡超過一半的地區,新成屋售價已連續8個月下跌;房地產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FP)30%,若房市持續低迷,將影響其他經濟領域。

    而有些詞的出現頻率明顯比以前少。「改革」在2018和2019年報告出現了100多次,今年只剩35次。「市場」出現27次,不到2019年的一半;《日經亞洲》指出,親市場的影響力一直在減少,尤其是改革派前總理李克強去年10月猝逝後。

    美國圍堵中國取得部分先進科技和設備,李強介紹今年政府工作時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打造中國國內供應鏈,重點項目包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氫能、藥物研發、生技、航太、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

    雖然李強報告裡稱要加強吸引外資,但中國去年擴大的《反間諜法》讓許多外國企業深感擔憂,外國企業的中國辦公室被突襲搜索、職員被拘留的事件頻傳,去年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已創下30年新低。

    中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稱,反對外界扭曲《反間諜法》來破壞商業環境,然而,李強的政府報告裡出現四度出現「國家安全」,恐怕很難讓外國企業放下心來。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西濵徹(Toru Nishihama)表示,「即使中國政府推動能吸引外資的穩定政策,終究不敵中共中央委員會優先重視國安政策造成的影響」。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