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警察在「悲傷之牆」前監控獻花悼念納瓦尼的民眾。路透社
俄羅斯反對派知名人物納瓦尼(Alexei Navalny)16日在獄中驟逝,各界震驚。納瓦尼2020年遭下毒後被送往德國搶救,後來堅持返國,一抵達俄國就立刻被捕,此後就活在隨時可能被暗殺的風險中。自他死訊傳出後,俄國多地民眾參加弔念活動,截至17日晚間7時已有至少340人因此被捕。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俄羅斯約20年的記者羅森柏格(Steve Rosenberg)17日報導,納瓦尼驟逝當天,俄羅斯電視台(Russian TV)的45分鐘晚間新聞只用了28秒報導納瓦尼之死,幾乎是以「順帶一提,這人死了」的方式輕輕帶過,觀眾要是剛好去喝杯水、上個廁所,就不會看到這條新聞了。
在其他反對派死的死、流亡的流亡後,納瓦尼是俄國境內最知名的反對派人物。並非所有人都支持他的政見,他對烏克蘭東部和克里米亞的看法也讓烏克蘭人感到不滿;不過,自2015年另一反對派領袖、前副總理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被槍殺身亡後,納瓦尼就一直是俄國僅存唯一能讓各地民眾上街抗議的人。
羅森柏格指出,納瓦尼主打的是反對貪腐、要求自由公平選舉;他深諳網路傳播的力量,數度上傳精心製作的紀錄片揭露俄國政客寡頭的腐敗奢華,曾告訴羅森柏格,「網路是政府目前最擔憂的事物,是政府的頭號敵人」。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民眾獻花悼念納瓦尼。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民眾獻花悼念納瓦尼。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民眾獻花悼念納瓦尼。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民眾悼念納瓦尼後被捕。路透社
俄國政府一直避免把納瓦尼變成烈士。2017年他因發動反貪腐示威而被捕,只判了15天監禁,並在抗議期間受到
「澤隆卡」(zelyonka)攻擊,被潑了綠色的三苯甲烷染料,導致視力受損;2020年在西伯利亞被下毒,送往德國救治,翌年年初堅持返國,班機一降落就被捕;之後陸續被定罪,其中一個與極端主義有關的指控導致他去年被判處19年徒刑。
羅森柏格指出,納瓦尼深信要推動政治變革,就必須在俄國國內推動,也許是這個信念要他返國。不過他一抵俄就入獄,現在更喪命了,對俄國反對派而言,他們已經完全進入黑暗時期,即使西方頻頻厲聲批評、要普丁承擔責任,但這種口舌之爭應該沒什麼用。西方又能如何?推出更多制裁?俄國入侵烏克蘭後,就成為全球受到最嚴重制裁的國家,但經過2年,普丁政府依然健在。
未來會更好嗎?也只能這樣相信納瓦尼的支持者目前仍在哀悼。莫斯科的「悲傷之牆」(Wall of Grief)本來是紀念史達林鎮壓的受害者,俄國人現在在那裡放上花束、點蠟燭悼念,即使根本沒放納瓦尼照片,警方仍在旁邊驅趕。羅森柏格寫道,「在一個異議幾乎受到壓制的地方,對許多人來說,光是獻花就是需要鼓起莫大勇氣的行動」。
一些民眾也覺得這消息太令人難以置信,有種超現實的感覺,然後是絕望。一個名為米哈伊爾(Mikhail)的先生說,「我是在手機上看到新聞,當下第一個反應是『這是開玩笑的吧,不可能是真的』。但後來新聞越來越多……我大概哭了快一小時」。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在「悲傷之牆」前獻花悼念納瓦尼。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在「悲傷之牆」前獻花悼念納瓦尼。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悼念納瓦尼後被捕。路透社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警察在「悲傷之牆」前監控獻花悼念納瓦尼的民眾。路透社
名喚阿莉娜(Alina)的女性則說,她得知納瓦尼猝逝時,正與朋友們在一起,「我非常難過。我真的以為這不會發生」。
隨後,鎮暴警察來清理「悲傷之牆」前的廣場,稱這裡不准聚集;一名女性反駁,「我們有權利站在這裡,我們想站就站,這條街又不是你們的,這是大家的」。不過警方無視民眾駁斥,開始動手驅離、抓捕,一些人對警察大喊「無恥」。
羅森柏格寫道,「我們從沒想過這會發生」,是他最近從俄國人那裡經常聽到的話。雖然如此,有些人仍深信俄羅斯有朝一日會改變、將會有更美好的未來;他們得如此深信著,就像抓住黑暗中的一束微光。
據記錄俄羅斯集會自由的組織OVD-Info,截至莫斯科時間17日晚間7時,俄國各地至少340人因上街悼念納瓦尼而被捕,聖彼得堡最多,有74人,莫斯科49人。傳統上這兩大城市的抗議總是最多、也最強烈;聖彼得堡一名83歲老太太說,「我為他(納瓦尼)、也為我國感到遺憾」,她不願透露姓名,「我很害怕」。
2024年2月17日,俄羅斯駐丹麥哥本哈根大使館外,民眾悼念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路透社
其他城市如西南邊境的貝爾哥羅德(Belgorod)、到極北地區曾是勞改營重鎮的沃爾庫塔(Vorkuta)也都有人被捕。
OVD-Info表示,340人只是保守估計,因為警方可能沒有公布所有被捕者的姓名,所以他們也只能統計那些資訊可靠、已知其身分的民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