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蘋果秋季發表會將發表新款iPhone 17系列,分析師指出3大理由,建議果粉可再觀望一下。取自Apple
蘋果(Apple)公司秋季發表會預計將於台灣時間10日凌晨1時登場,傳出新款iPhone 17屆時也會一同亮相,目前也已提前流出不少新款機型圖片。不過新款iPhone值不值得買?資深分析師林漢偉提出三大不買理由,並指出最大的致命傷在於這項功能。
iPhone 17系列預計推出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iPhone17 Pro Max等4款機型,外界預估價格將凍漲,同時傳出將推出新款特殊色「活力橘」,主打高飽和暖色,目標鎖定年輕族群及女性。
針對新款iPhone,林漢偉表示目前看完相關資訊後,點出三個不買理由,第一是除了外觀以外,新款iPhone功能、規格和上一代相比亮點不多,第二是明年iPhone摺疊機就要出來了,要花4萬元、5萬元去買iPhone 17 Pro或Pro Max,還是咬牙忍一忍,明年加個2萬塊去買iPhone 18摺疊機,「我認為那個才會更有辨識感,因為你的iPhone就可以摺疊」,建議若是很喜歡嘗鮮的果粉,今年一定要把錢省下來,去買下一代iPhone。
林漢偉接著指出,新款iPhone最大的致命傷是「仍舊沒有AI功能」,蘋果從iPhone 16就說蘋果要有自己的AI,但是到了iPhone 17,聽說蘋果的AI功能仍需要串接到google的Gemini,如果想要體驗蘋果的AI手機,覺得可以再等等,因為以蘋果的更新速度,以及蘋果對隱私權的保護,對於蘋果的AI真的沒有太高的期待。
林漢偉表示,和蘋果相比,他會傾向於買買看Google的Pixel 10 Pro、Pro XL,或是Pixel 10、Pixel 10 Pro Fold,「因為他的AI功能,我認為應該是贏過蘋果大概2、3年的世代。」
以投資角度來看,林漢偉表示,蘋果短線有題材,但長線還是看Google,蘋果股價通常會在發表會前因新品期待而上漲,但發表會後往往會回歸冷靜;相較之下Google受惠於AI爆發力,股價持續創新高,若從長期投資角度,Google優於蘋果,並表示Google未來3年、5年領先的地位跟輝達一樣不能動搖。
林漢偉進一步表示,台股的蘋概股短線仍有機會,例如玉晶光(3406)受惠於iPhone 17開賣與未來Vision Pro 2題材,營收有望在8到10月迎來高峰,是可以關注的標的。
林漢偉表示,他對手機品牌沒有特殊忠實度,如果股民是忠實果粉,喜歡收藏最新機種,或者有嘗鮮的消費者,iPhone 17當然還是可以買,但若是追求科技的突破感、實用的升級體驗,甚至是投資效益的股民,建議今年先觀望,等待明年摺疊iPhone或第二代Vision Pro出來時再考慮,或是考慮Google Pixel 10等AI功能更強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