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台北市信義區百貨地下街。廖瑞祥攝
經濟部統計處今(24)日公布8月流通餐飲業統計,其中,零售業營業額為3,915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0.4%,終於結束連續4個月負成長;不過累計1-8月的零售業營業額3兆1,454億元,仍是負成長0.7%。
若再加計8月商品類物價指數(CPI)0.98%,以及1-8月商品類物價漲幅1.55%,
相當於零售業已落入實質負成長。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坦言,
零售業營收受消費者對汽車買氣觀望影響很大,但仍認為內需消費動能還在,加上農曆七月民俗月過後,車商會加大促銷力道,以及下半年還有百貨周年慶等商機,仍對今年內需表現深具信心。此外,若剔除受到關稅及車輛貨物稅政策不確定性,以致買氣觀望的汽機車零售;僅就其餘整體零售業營業額看,8月及1-8月的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皆是1.3%。
陳玉芳說明,這
代表消費者除了對特定耐久財買氣偏保守,其餘對超市、超商、量販的消費仍具成長動能。至於經濟部估計9月零售業營業額,約在年減5.2%至年減2.2%之間,減幅有點大。陳玉芳則解釋,主因是9月仍有長達21天民俗月,為傳統汽機車銷售淡季,預計10月之後,加上車商促銷活動後,買氣就能回升。
AI出口貨品暢旺 批發業營收創高受到AI商機帶動,機械器具業營收年增率逼近2成;帶動8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1,184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8%,連續7個月正成長。
雖然整體批發業營收表現不俗,但食品飲料及菸草、建材、汽機車、藥品及化粧品、化學材料業、布疋及服飾等行業別的批發業營收全面落入負成長。其中,食品飲料及菸草8月營收年減2.8%,已連續4個月負成長。
陳玉芳說明,主因是漁獲量變動,以及匯率變動因素,以致水產品外銷減少;出國潮也影響國內菸酒銷售;另,今年中秋節檔期也比去年相對延後一個月。
經濟部預估9月批發業營業額約在1.1兆元左右,年減2.4%至年增0.6%之間。
餐飲表現不俗 高價餐飲有壓餐飲業方面,受惠父親節、七夕情人節、暑假聚餐商機,
8月營業額933億元,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8%;另,飲料連鎖店也受惠聯名商機,8月營收年增達8%。累計1-8月餐飲業營業額7,112億元,年增3.1%。
對照外食費漲幅,8月為3.34%,1-8月為3.36%;今年前8月餐飲業已落入實質負成長。陳玉芳表示,或與外在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高價餐飲業表現有關。
經濟部對9月餐飲業預估則為年減1%至年增2%之間,在正負成長之間震盪。陳玉芳說明,主因是今年中秋檔期延後,今年9月節假日比去年少1天,加上9月也還在民俗月期間,抑制宴會型餐飲業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