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電價預料凍漲。資料照。廖瑞祥攝
10月電價漲不漲,各界關注。據了解,台電今年前7個月小賺41億,全年可望虧轉盈,但尚有4179億元累虧待打銷,台電擬調漲民生電價前兩段級距6%,並取消衰退產業電費減半優惠。不過,政府考量對民生及產業的衝擊,「雙凍」機率最高。
另外,針對空屋收取的「底度費」,由於多年未調,且設電錶、拉線仍有成本,台電決定自9月起上調,從每月20度、33.6元,調整為60度、100元,約150萬戶受影響,但底度費可折抵用電量,估一年可挹注台電10億餘元。
電價審議會將於9月中下旬召開,會前會已罕見於8月火速開完。台電指出,台幣升值、國際燃料大幅下跌,今年5月至7月已有盈餘,分別為40億、130億及196億,累積獲利41億元,再加上夏月電價大筆進帳,全年有望盈餘。
不過,台電仍有4179億元累虧,單一年度的盈餘要拿來打虧,已無超額餘可投入電價穩定準備,且依《電業法》台電可有5%合理利潤,因此盼調漲電價。
台電指出,現行民生電價每度2.77元,與最新售電成本每度3.7989元有些距離,為改善電價結構,爭取住宅六段級距的第一段、第二段回到合理價格,提案小漲6%。
產業電價每度4.27元,也仍低於競爭國家,如南韓4.96元,所以也提議取消民生內需產業用電電費減半或凍漲優惠。
然而,關稅陰霾仍籠罩產業,多個工商團體早已向經濟部表達凍漲態度。據了解,經濟部也認為,取消優惠將衝擊備受關稅威脅的傳產,加上物價水漲仍高,傾向民生、產業雙凍漲。
對於電價可能凍漲,經濟部今(9/14)強調,電價是否調整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媒體所報電價調整方向均屬臆測,審議會將考量產業情況、民生物價、國際燃料價格及台電財務,做出合適的決定。
經濟部說明,電價審議會具專業性及代表性,目前審議會中共有17位委員,由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代表(工總、商總及消費者團體)及政府機關代表所組成,其中民間委員人數過半。審議委員會每年分上下半年度召開會議討論。由審議委員就工作會議各項影響評估電價,下半年度的審議委員會慣例於9月底前召開。
15:54發稿
17:14更新(加入經濟部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