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今(27)日發布生物多樣性宣言及四大對應措施。聯發科表示,深刻認識生物多樣性對地球生態系統扮演極為關鍵角色,因而承諾將從自身做起,帶動員工、夥伴乃至一般大眾,共同發揮影響力,一起為維護生物多樣性、降低環境衝擊,及支持森林保育而努力。
聯發科生物多樣性的四大策略
1. 全球營運據點恪守當地環境保育相關法規,如新營運活動鄰近於生物多樣性敏感區域或森林保護區,將採用「避免、減緩、再生、復育或轉型」措施減少營運對自然的影響。
2.從事新營運活動前,將辨視營運活動對外部利害關係人(例如原住民)之影響,必要時將進行相關議合。
3. 遵循集團淨零排放目標持續減緩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並積極推動資源循環、廢棄物減量等以降低自身營運對環境的衝擊。
4. 持續推廣生物多樣性理念,提升利害關係人(員工、供應商、社會大眾等)對生態保育的認知,響應生態保育行動。 聯發科在近年興建的辦公大樓工程中,以原生種保留與生態工法,建立多樣生物棲息空間,並投入資源進行喬木棲地整治與褐根病整治保護計畫,以降低工程對自然的影響;此外,在2024年動土的高鐵新竹站新大樓,也將其基地內原有的百年榕樹和「十三甲伯公廟」妥善保留。未來,所有聯發科技新建工程,也將以取得綠建築以及智慧建築標章為目標,持續為降低環境衝擊而努力。
此外,聯發科也藉由每年舉辦的「智在家鄉」社會創新競賽,持續發掘並支持具促進生態多樣性實踐能力的團隊,如「億棵樹」團隊(現為可澍科技),即運用衛星影像與AI技術,將森林轉化為可量化的數據,增加森林管理品質與效率,協助企業強化ESG效益;「絹毛鳶尾」團隊(現為野人谷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則致力以環境教育、文創等多元化方式,推廣保育生物多樣性之概念,並持續協力公部門進行臺灣各地生態資源調查與研究。
為帶動更多同仁、夥伴能有降低自身對環境衝擊的認知與行動,聯發科自2018年起,在供應商大會中頒發獎項表揚優質ESG供應商,並於2022年進一步鼓勵供應商夥伴朝淨零、減廢、循環、綠色製造邁進。同年,以「Go Green」活動帶動全球員工參與生物多樣性行動,如垃圾分類、自備環保餐盒、植樹等;至2023年,活動則藉由家庭日的永續路跑活動認養2,000棵樹苗,並號召百名員工在竹北新月沙灣種下其中660棵樹苗,以響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同時讓員工實踐綠色生活,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聯發科技認為,要能做到維護生活多樣性,必須從了解自身生活對自然的影響及其所帶來的風險開始,方能改變其行為模式。因此,不論是興建企業大樓工程、影響供應鏈夥伴減廢循環、社會創新競賽徵件乃至員工「Go Green」活動,將持續將對生態保育的認知、響應生態保育行動的精神納入其中,以逐步提升同仁、夥伴與更多利益關係人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