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浮台被颱風打回海灘,業者旭東派機具、人員到場清理。屏東縣政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將屏東佳冬海域的離岸光電試驗浮台「殘骸」吹上岸邊,甚至還漂到澎湖海域,被環保人士批評嚴重影響海洋生態。但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表示,本次實驗看起來沒有成功,但國際上包括歐盟、日本,甚至中國都在發展離岸光電;業者或許小看了颱風威力,但這已是國際趨勢,台灣不能落後。
吳志偉也以馬斯克的SpaceX為例,雖然星艦計劃發生過多次爆炸,但為了穩坐太空霸主地位,測試仍不停歇。同樣,佳冬海域的離岸光電測試看來未通過17級陣風的殘酷考驗,但仍要正面看待實驗結果,朝加強抗風能力努力。
有趣的是,《太報》記者在研究旭東環保離岸光電試驗場域選址時,赫然發現
該場址剛巧與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署前身)2015年公布的離岸風電潛力場址重疊,為編號第36號、位在屏東大鵬灣海域,距離岸邊最近只500公尺。
光電浮台有意結合箱網養殖 海上再插風機對照各界拍到的「殘骸」畫面,包括浮台、網格狀腳踏板等,均採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製成。知情人士透露,HDPE具有耐用、環保、安全特性,
經常用在海水魚類的箱網養殖;旭東環保其實在進行離岸光電及漁業箱網養殖結合的實驗。此外,該場址也剛巧位在離岸風電潛力場址範圍內,
若實驗成功,可望同時實現海上插離岸風機、海面離岸光電、海下漁業箱網養殖三合一的立體化經濟模式。針對各界擔憂萬一HDPE光電浮台未全數打撈,「殘骸」漂在海水中是否造成健康疑慮?吳志偉表示,HDPE材質過去也用在公共輸水水管,民眾不必過度憂心。
「佳冬光電浮台試驗計畫」被沖刷上岸的浮台,採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製成,常用在海水魚類箱網養殖或公共水管,無毒性。能源署提供
實驗計劃若未完成 能源署將扣補助款能源署長李君禮在立法院答詢時則表示,旭東環保的佳冬離岸光電測試計劃,業者約投入3億元,其中政府補助1.3億元,目前實驗仍在進行中,尚未商轉。
實驗計劃到明(2026)年6月到期,中間須分階段完成實驗,若業者未能在期限內完成試驗,將扣補助款。另外,岸上浮台業者已清運完畢,只剩少數卡在消波塊內,旭東環保負有清理責任;海巡署也已派員潛水打撈,暫無發現浮台殘骸。
李君禮也說,旭東環保有繳補助金額同額履約保證金1.35億存放能源署專戶,不會有扣不到保證金的問題。
至於在野黨立委極力要求能源署應公布旭東環保的「實驗計劃書」。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答詢表示,因為涉及公共利益、個人資料保護等,需依資訊公開法依法執行,已要求廠商在10天內回覆可供公眾檢視的範圍。
離岸光電錨定系統 抗風標準將加嚴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海上浮動光電仍在測試中,為因應極端氣候挑戰,勢必要調整。以本案為例,因為錨斷了造成浮台漂到澎湖等其他地方,確實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未來新設離岸光電的標準應再加嚴,要好好檢討。吳志偉表示,離岸光電已試驗一陣子,從這次風災結果看,仍有一段學習曲線;
外界拿放大鏡檢視離岸光電試驗不見得是壞事,代表仍有進步改善空間。但離岸光電是全球趨勢,歐盟、日本、中國都在進行實驗。民進黨立委楊曜在社福衛環委員會答詢時提問,為何綠能既是國際趨勢,也減少對環境傷害,但在台灣推動能源轉型卻衍生許多爭議?對此,李君禮分析,或許與台灣人口稠密有關,以光電為例,國外大多地面大型案場,但台灣屋頂型推動較順暢。
吳志偉則表示,因應台灣地狹人稠特性,能源署光電政策傾向「立體化」,例如屋頂型光電、漁電共生、農電共生,設法將空間立體利用。事實上,國外不乏來台考察台灣光電共生成果者,也赴APEC會議上分享,國人不必妄自菲薄。至於政策被不肖人士刻意扭曲,或有違反環境永續的違法行為,將與相關部會合力,加強查緝違法行為。
浮式太陽光電浮台、浮台腳踏板與太陽光電模組示意圖(非佳冬試驗案)。能源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