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16日舉辦AI算力池介紹記者會,部長黃彥男出席並致詞。數發部提供
在 AI 時代,建構算力成為企業必備要件。數位發展部去年啟動 AI 算力池計畫,目前已有118家業者通過申請,今年5月初、8月初陸續啟動兩梯次算力申請。預計全年可提供16.3萬GPU小時,給150家業者使用,每家可獲得算力價值約15萬至150萬元台幣。
數發部數產署今日舉行「AI算力池介紹記者會」,包含數發部長黃彥男、政務次長林宜敬,以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評審委員代表、相關公協會等,還有坤侑科技、視旅科技、睿傳數據等3家業者代表共同出席,向外界分享AI算力申請使用成果。
黃彥男致詞表示,數發部透過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與資金5大工具,建構台灣AI生態系,由於算力非常昂貴,對新創、中小企業而言,如果初期要投資算力做概念性驗證,成本高昂,透過AI算力池,讓業者可以快速驗證實驗性想法。
黃彥男指出,數發部今年因預算刪減,無法順利增購算力,他很感謝國網中心支持,今年下半年提供輝達H100晶片約80片算力,盡力滿足產業需求。數發部持續爭取預算,希望明後年能擴充算力至70片,以協助新創產業發展。
數發部數產署副署長陳慧敏表示,算力是指電腦處理數據的能力,它就像是電腦馬力,馬力愈大、運算速度愈快。她提到去年有97家業者符合算力申請資格,最後有64家核定通過、產生88個模型,業者申請類型橫跨客服行銷、教育、公益、企管、生活等領域。
今年第1梯次(截至3/7止)有91家業者符合申請資格,共有54家業者核定通過,產生至少54個模型,業者申請類型橫跨醫療、智慧製造、金融與管理、資安、公眾事務等領域。
她進一步指出,數產署今年預計可提供16.3萬GPU小時,給150家業者使用,每家算力價值達台幣150萬元;預計5/1、8/1啟動第2梯次與第3梯次算力申請。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陳慧敏進行AI算力池介紹。數發部提供
坤侑科技、視旅科技、睿傳數據3家業者在現場展示AI算力池使用成果,包括AI視覺模型應用於鐵道安全監測與風險預防,保險產業專業領域語言模型系統,以及AI胸腔CT影像肺癌偵測暨X光影像病灶偵測系等,展現AI技術在各產業的創新應用與落地實績。
數發部長黃彥男、政務次長林宜敬出席AI算力池記者會,與AI算力重要合作夥伴合影。數發部提供